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唐之逍遥王>265.第265章 开战在即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内战不断,中原分裂,突厥势力趁机得到壮大,兵力更是极端强盛,赞曰:“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于突厥,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也臣属于突厥,突厥麾下士兵多达百余万。中原的许多汉人也因避乱而迁入突厥分布地区。因此,北方的割据者们,为争取外援而纷纷同突厥联系,甚至俯首称臣,颉利可汗想学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

唐高祖李渊起兵时,听从刘文静的意见,和好突厥,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向突厥国俯首称臣。次年,始毕可汗亲自率领大军南侵,想要一举攻占中原,大军渡过黄河抵达夏州,与梁师都会合。始毕可汗又派遣五百人骑兵支援刘武周进入句注山,准备进攻太原。

恰逢其会,始毕可汗在南侵中原,攻打太原的半路上因病死亡,突厥大军无奈撤军。唐高祖李渊为此还在长乐门为始毕可汗发哀,命令群臣到突厥使臣的馆舍吊唁,并遣使者送段物三万作为给丧家的礼物,以示忠诚,始毕可汗之子什钵苾年幼,不能率领朝臣,未能嗣位。

始毕可汗的弟弟俟利弗即位,是为处罗可汗,而处罗复以隋义成公主为妻。俟利弗即位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也病死,处罗可汗的弟弟咄苾嗣位,是为颉利可汗;颉利是启民可汗第三子,他又以义成公主为妻。早年颉利可汗与隋炀帝杨广相识,两人都是雄才大略的枭雄,只不过颉利可汗登基之日,隋朝亡国之时,颉利非常遗憾,未能与杨广一较高下。

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为了进军长安,防止突厥进攻后方晋阳,无奈之下,他只能结好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一方面抵御突厥,另一方面消灭众多割据势力,消灭了臣属于突厥的割据势力使突厥的力量被削弱,粉碎了颉利可汗想当拓跋道武帝第二、入主中原的企图。

颉利可汗得知唐高祖李渊横扫天下,李逍遥又率领大军剿灭了他派往支援刘黑闼的骑兵,他才真正的明白李唐大军的厉害。颉利可汗在听从了国师袁天罡的意见后,决定主动向李唐请和,两国在渭河处定下盟约,也是颉利可汗缓兵之计。

与此同时,大唐王朝也需要休养生息,唐高祖李渊也同意颉利可汗的请求,愿意定下盟约。在李逍遥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大唐王朝的国力飞速提升,远远超出了颉利可汗的预想。而且,李逍遥居然率领大军能够攻破自己的大军,颉利可汗在袁天罡的怂恿下,派遣刺客不远万里来到长安城,没想到依然是功亏一篑。

“逍遥王不除,必定影响朕南下入侵的大计!”颉利可汗低声愤怒地喝道,他派遣而去的刺客全部都是突厥赫赫有名的勇士,没想到客死异乡,无一生还,新仇旧恨,对李逍遥更是恨之入骨,他撇过头望向一身穿着黑白相间的道袍的袁天罡,恭敬地问道:“国师,为何你的毒药没有用?逍遥王不仅安然无恙,还让我方损失惨重!”

袁天罡淡淡地看了一眼颉利可汗,他知道颉利可汗心中有怒火,嘴上不说,心里却有些不满。袁天罡从容不迫地回道:“大汗,看样子逍遥王这厮有人在帮助他。臣自信自己的毒当世无人可解,除非他们全部出山,否则别无他法!”

颉利可汗淡淡地看了一眼袁天罡,若不是袁天罡目前还有用,他早就下令直接将袁天罡斩杀了。颉利可汗根本就不知道袁天罡来自何处,仿佛像是从天而降一样;袁天罡利用他的所学深深地折服了颉利可汗,使得颉利可汗重用袁天罡,并且封袁天罡为国师,而且在袁天罡的带领下,突厥国的兵力不断地恢复了。

突厥国不像中原地区,富裕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突厥占据着蒙古高原和北方草原地区,乃是游牧民族。地域宽广,一眼望去皆是葱葱郁郁的大草原,再望去的话,就是一片沙漠,没有一处是能够长时间定居的地方,颉利可汗做梦都想要占领中原,身为突厥可汗,他想要


状态提示:265.第265章 开战在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