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红楼之黛玉新缘>第九十七章 元妃前黛玉避锋芒

一时黛玉宝钗等进来,欲行国礼,元春降旨免过,上前续话。

及走进,元春自位上下来,细看了黛玉和宝钗两人,宝钗她自是能认出的,不过黛玉她这还是头回见到。

“想必你就是姑妈的女儿黛玉吧!如今这一看,果然是姿容绝丽,非同凡响。”

“娘娘实在是谬赞了,和您的天香国色比起来,黛玉不过是蒲柳之姿罢了。”

“林妹妹过谦了,能让上皇太后念念不忘的女子,也只怕仅有你了。”

黛玉不知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她不过就是见了太上皇和太后一面,怎么连这位都知道了?

“不知娘娘说的是何意?”

元春捂嘴笑道:“本宫去给他们二老请安之际,听二老提及过你,直夸你是个不错的。”

“黛玉惶恐。”

“呵呵,好了,好了。得上皇太后的眼可是天大的好事儿,妹妹不必如此。”

元妃又拉过宝钗的手,见宝钗模样虽不及黛玉,不过却十分展样大方的,也略称赞了一番。

又有贾政至帘外问安行参等事,元妃隔着帘子与他父亲交谈了几句,后才宣宝玉来见。

小太监引宝玉进来,先行国礼毕。元妃命他上前,随后携手揽于怀内,抚着宝玉的头颈笑道:“看着长了好些!”一言语未完,早已泪如雨下。

各相厮见过后,有宝玉领着元春游幸园子。

而后元妃乃命笔砚伺候,亲自择其喜者赐名。因题园子之总名为“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对联云: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题毕,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们尽可各展奇才,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意发挥,不要被我的微才所缚。”

又道:“此中潇湘馆、蘅芜院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别有章句题咏方好。宝玉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你再各赋五言律诗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既是元妃亲口要求的,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只宝钗却在此时上前道:“今娘娘难得回来,众姐妹甚欢,因而于前段日子合力绣了一副百鸟朝凤图以献给娘娘聊表众姐妹之心意。”

“薛妹妹和各位妹妹有心了,既是如此,把图呈上来。”

近旁的彩嫔将绣图呈上,并于案上将之打开。

待图完全呈现之时,竟能闻见百花盛开之香,似如身临万花丛中一般。再观图作,高贵美丽的凤鸟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树上,其余诸鸟纷纷飞集在各处树上。百鸟围凤齐鸣,竟给人一种仙乐飘飘,香风习习,又见瑞气千条,霞光万道之感。

更奇的是一幅绣作上以京苏绣两种手法呈现实属罕见,何况竟还如此之好。尤其是百鸟羽翼情态生动活泼,颜色明丽,非但没有夺了凤鸟的光彩,相反的在百鸟的映衬下那只凤凰被凸显的愈加的光彩照人,耀眼无双。

元妃喜极,笑道:“妹妹们用心了,这实属上上佳作,我很喜欢。”

因而又额外另赏了几个姐妹几匹宫绸和每人一对玉如意,并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

命人收好绣作,元妃便静等众人的诗作。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中,要算探春出于姊妹之上,然她自忖难与黛玉和宝钗争横,只得随众应命。李纨也勉强作成一绝。

之后元妃挨次看姊妹们的题咏,见宝钗写道:

凝晖钟瑞(匾额)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元妃暗自点了点头,而后又看黛玉的是:

世外仙源(匾额)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元妃看毕,称赞不已,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能及。”

黛玉因


状态提示:第九十七章 元妃前黛玉避锋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