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二少爷喜获麟儿的消息,虽然未经大事张扬,但传得也不慢,亲朋好友间关注这一胎的本来就不少,当然,最在乎的还不是别人,肯定要数大少夫人和焦家众人了。

“大胖小子,八斤七两。”大少夫人告诉大少爷。“难怪生了那样久,这要不是二弟在里头守着,没准就憋死在里头了。也是划了一刀,这才生出来的……倒是比初哥儿沉多了。”

孩子越胖大,元气就越充足,以大少夫人的年纪来说,初哥儿已经算是比较健壮的孩子了,出生时能有五斤,眼下两个月过去了,也就是刚刚碰到了九斤的门槛儿。大姐儿虽然和他同日出生,但现在已经有十多斤了。

大少爷也挺为弟弟高兴的,“他也是年过而立的人了,生得早点,现在都能当爷爷啦。这会才有了头一个,我们当哥嫂的,多少总要表示表示。”

便和大少夫人商量,“不如,洗三时,把前日得的那个玉锁给他吧?”

大少夫人得子,娘家人自然高兴,林三少爷虽然远在广州,但早在生产之前,就送了礼物回京城。这个玉雕福寿万年长命锁,用的是近年来渐渐流行起来的缅甸翡翠,虽说用料不比和田玉那样名贵,但水头十足硕大无暇,雕工细致圆润,也算是一件精品了。要比另一件送给大姐儿的玉制嵌宝石长命百岁锁,精致得多。但这都比不过蕙娘送给初哥儿的海棠纹猫眼石镶嵌和田玉的一个项圈贵重,大少夫人自然也不会做守财奴状,只是多少还有些心疼,“别看这翡翠现在不值什么钱,和田玉能采几年?再过十年、二十年,也是一件异宝了。本来三弟意思,是给初哥儿挂到那时候,传给下一代……给了二郎,本也没什么,只焦氏是绝不会让他佩戴的,白瞎了好东西。”

就如同那个和田玉项圈,也只能被妥善收藏一样,要贴身佩戴的饰物,谁也不会放心让对方沾手的。大少爷也不同大少夫人争辩,而是说,“我邀了二弟明晚过来吃茶说话,到时候,你可别作出脸色来。”

“知道啦。”大少夫人没好气,“我至于那么没城府吗?——只二弟近日可有空?虽说孩子都下生一天多了,可他还没出立雪院的门呢。”

她的思绪,一下又转开了,“对了,爹发话了没有,孩子的名字怎么起?”

初哥这都落地两个月了,还没得名呢,长辈们显然是要拖到蕙娘孩子下生才做这个决定,现在蕙娘也跟着产子,其实就是不问,大少夫人也知道答案了。

“爹说,孩子都还没养大呢,过了五岁再起大名吧,先都起个贱些的小名唤着,好养活。”果然,权伯红张口就是这个说法,“听说二哥儿已经取了歪哥做小名,我想大哥儿就叫栓哥,你看如何?”

正说着,养娘也把大哥儿抱进来了,两个多月的孩子,胎发还没剃,只刚剪过,看着小动物一样,毛喳喳的,在大少夫人怀里,只晓得打呵欠、举着手左右地动,大少爷凑过去叫了几声儿子,大哥儿毫不理会,反而有嫌弃他吵的意思,手脚乱舞,似乎要哭。

盼了十多年,才盼来这么一个,两夫妻自然爱若珍宝,大少夫人点着儿子的脸颊,看他张口吮舌的,似乎被点得要吃奶了,便不禁抬头望着大少爷一笑,慢慢地靠到大少爷怀里,一张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心里难受得很!”

权伯红微微一怔,“怎么?是因为歪哥……”

大少夫人摇了摇头,“人家能生,怎么不生?我犯不着妒忌这个……继母也就罢了,我是觉得,你爹也太心狠了一点。”

说到良国公,权伯红没话了,林氏也像是看不到他复杂的神色,她轻声说,“这过了五岁再起大名,摆明了就是让我们两房来争。承继爵位,本来是长幼有序,就是长辈偏心,直接指定了二弟继位,我们除了服从,还有什么话好讲呢?可偏偏却什么都不说,只是营造出种种氛围,令两房龙争虎斗……”

她有几分哽咽,“二房争输了,不过是分家出去另过完事,可我们呢?东北边境穷乡僻壤,一辈子再不能进京了,和坐


状态提示:88感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