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451.第451章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2)

柳五儿记得清清楚楚,这副偈语,当初是宝玉写下的,只有最后两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才是黛玉写的。

原来大观园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儿,黛玉一一都记得。不过话说回来了,黛玉这样的灵性与诗才,这些她要是不记得,那才叫怪事儿!

到了这种情形,柳五儿终于有点儿明白紫鹃的担心了。黛玉自从嫁给了北静王,便过上了衣食无忧,万事不用担心的日子,上有北静太妃关怀,下有北静王爱重。这种生活,不像是黛玉嫁做了人妇,反倒像是早年大观园生活的延续。只不过是贾母换成了北静太妃,而贾宝玉换做了北静王。这种时候,黛玉的文艺女青年习气,便愈发地泛滥,诗词歌赋不离手,人好像也容易悲秋伤春起来。

只是不知道,黛玉心中,还有几分惦记着宝玉。

柳五儿见了这句偈语,挠了挠后脑,说:“哎呀,这个我倒想起来了,前儿个到大明寺,我也听人说了一副偈子,当时记得还挺清楚,如今已经忘了不少了。”她说着便念道:“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做什么观——”

听柳五儿这么一念,雪雁已经笑得岔了气,黛玉也禁不住莞尔,那“无立足境”的决然弃世之意,刹那间被洗得干干净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做如是观!”黛玉将整句偈语念了一遍,又细细地给柳五儿和雪雁解释了,眉头更稍稍舒展开了一些。

其实早先黛玉看见柳五儿,便想起柳五儿曾经是怡红院的侍婢,当初来潇湘馆服侍自己,也是因为宝玉向王夫人进言的结果。宝玉与她,一起共处了这么些年,即便后来风波迭起,两人分开,然而宝玉这么个人,尤其是能轻易在黛玉心中被抹去的。所以黛玉的眉宇之间,始终便有一层淡淡的惆怅,被柳五儿这么一打岔,黛玉心中微微一警,总算开解了些。可是再抬眼见到柳五儿,黛玉一凝眸,才轻轻地开口:“五儿在城中,过得可好?”

这话她淡淡地说来,身为王府女主人的仪态风姿,没有丝毫改变。然而柳五儿却能从中察觉一丝忧郁,这种忧郁,似乎经年累月地笼罩在黛玉的生活之中,浓得化散不开。

旁人或许难以察觉,而紫鹃是黛玉最为亲近的人之一,自然有所体会。可是紫鹃却很难说清楚,黛玉究竟是哪里不对。而柳五儿此刻面对着黛玉,心里渐渐地有了些共鸣——过去的岁月,早已在人心里刻画了烙印,哪里是这么容易便能抹去的。而黛玉养尊处优,不像柳五儿那样,必须要为生计发愁,所以黛玉的愁早就成为了她这个人的特定气质,才下眉头,便落在了笔尖;而柳五儿再怎么愁,她也得先将各种生意琐事都料理再说。

这就是两人的不同。

黛玉有她悲秋伤春的本钱,而柳五儿没有。

换句话说,柳五儿根本没有得抑郁症的机会,而对黛玉来说,这机会太多了。

听黛玉问,柳五儿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她又不是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她只拣了扬州的四时风物,好玩儿的说了说,接着又极力形容了一下她家至味轩的美食。要知道,若是能让北静王府为她的至味轩背书,那她在这扬州府的生意,才真正能做到屹立不倒。

雪雁听了,拉着黛玉的袖子说:“姑娘听听,五儿在打咱们王府的主意!”雪雁也是个机灵鬼,黛玉只要稍一露愁怨,她必然跳出来插科打诨,黛玉到现在还没有得抑郁症,估计雪雁功劳不小。

黛玉也笑,道:“这有什么犯愁的?你送几道上好的席面来,给我们大家尝尝,回头我请王爷写一幅中堂,给你那间酒楼送去,不就得了?”

柳五儿闻言大喜,站起来说:“谢过姑娘!”又说,“不晓得姑娘想吃什么?今儿我来了,自然不能白来一趟,总得给姑娘做一些什么好吃的尝尝。”

雪雁又向黛玉一笑,说:“姑娘,我说得没错吧,五儿一来,又要卖乖献宝的。”

黛玉想了想:“你家酱园出的酱菜,我吃得就甚好。


状态提示:451.第451章 文艺女青年这种病(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