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第10章 张先(五首)
光如流,后事难知。下片以沙鸟双栖、花影婆娑,显出环境冷落,暗寓惜别之意,并从飘风落花归结到送春本题。

“云破月来花弄影”,描绘了云散月出,花枝在月光下摇曳弄影的景致,用以衬托作者伤春又兼伤别的寂寞心情。《后山诗话》说:“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世称诵之,谓之‘张三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先词的主要风格特色。

渔家傲和程公辟1赠别

巴子2城头青草暮。巴山3重迭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4。杯且举。瞿塘5水阔舟难渡。天外吴门6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7。为君将入江南去8。

【注释】

1程公辟:名师孟。曾提点夔路刑狱(主管一路司法、刑狱和监察的长官。见《宋史·本传》)。

2巴子:今四川巴县。周时为巴子国。张先六十三岁时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今四川重庆市一带)。巴子在渝州之附近。

3巴山:东汉末刘璋在四川置巴郡(巴县)、巴东(奉节县)、巴西(阆中县)三郡,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这里的巴山指巴子一带。

4占巢:相传燕子在立春后清明前从南方飞回北方,进入旧巢。花脱树,指花开后花瓣从树上落下来。这句点明两人相会的时间。

5瞿塘:即瞿塘峡,在四川奉节县东南,为三峡之首,长江流经其中,是水路出川的门户。《太平寰宇记·夔州》:“瞿塘峡在州东一里,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激,舟人为之恐惧。”这句写二人在瞿塘峡边饮酒道别。

6吴门:今江苏苏州市。清霅(zha扎):指霅溪(今浙江吴兴县南)这句说我所要去的苏州和霅溪远在天外。

7春满缕:指刚折下的柳枝,春意盎然。

8将:持,拿。这句说当替你把柳枝带到江南去。

【简说】

这首离歌摹仿民歌手法,从长江头写到长江尾。先写与程公辟相会在巴山重迭之处,相别在瞿塘水阔之地。再叙自己将回江南,当为家住吴门的程公辟带回巴山春色(指来词所云对方折柳送别)。词意回转如环,情致缠绵动人。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1

龙头舴艋2吴儿竞。筍柱秋千3游女并。芳洲拾翠4暮忘归,秀野踏青5来不定。行云去后6遥山暝。已放7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饧花过无影8。

【注释】

1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寒食:清明节前三日(冬至后一百五日)。旧时这天是出城扫墓和游春的日子。

2龙头舴(ze责)艋(猛):样子象蚱蜢的轻快小龙船。宋朝寒食节、清明节有龙舟竞渡的风俗。

3筍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游女并:游女面对面地打着秋千。

4拾翠:指游女在郊野采集百草。

5秀野:秀美的郊外。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有“春晚绿野秀”之句。踏青:旧时称春游郊野为踏青。来不定:来往不停。

6行云去后:浮云散尽。暗喻游女散去。

7放:停止。

8两句形容在清莹的月色下,杨花无声无影地飘过,以此反映出作者恬静的襟怀。

【简说】

作者写作本词时已是八十五岁高龄,但仍然兴致勃勃地描绘出一幅寒食节的风俗画:先写清明时节,吴儿乘着龙舟竞渡,游女来到郊外踏青,打秋千的、斗百草的,无不兴高采烈,直到傍晚还不想回去,这是动景。再写寒食节之夜,游女已经散尽,歌声已经停止。只见月色清明,杨花纷飞,反映作者在热闹的一天过后恬静的心境。这是静景,一昼一夜,一动一静,把寒食节的,景和作者的情交代得十分清楚。

青门引春思

乍暖1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2,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5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1乍暖:天气骤然热起来。

2中酒:喝醉了酒。《汉书·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


状态提示:第10章 张先(五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