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忿恨可想而知。在她的无地自容的尴尬中,她被逼到了死角上。

弘当然并不知道他母亲曾怎样独自垂泪。弘还太年轻太幼稚,他也根本就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把萧淑妃所生的皇子皇女统统赶出皇宫。武皇后这样残酷地处置那些孩子自然有她的道理。是她在皇室里待得太久了,也是她曾经多少次目睹了这宫廷中为了皇权兄弟姊妹的相互倾轧和杀戮。她不思让这样的惨剧也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她不愿看到做了太子的弘被其他兄弟杀掉,更不愿让纯洁软弱的弘拿起剑去伤别人,让他人的血弄脏了弘的苍白的手。无论杀人还是被杀都是可怕的。而武兆的孩子们必得远离那些可怕的事。但是可怕的事在宫廷里又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怎么办?那么只有武皇后挺身站在弘的前面,用她自己的身体去拼杀去搏斗,挡出明枪暗箭又将对手击败,从而为她的孩子们杀出一条通往安全通往权力的路。是她牺牲了善良正直才换来了她孩子们的善良正直;是她的凶狠残暴、心毒手辣才能让她的孩子们一个个仁义道德,洁身自好,并且能无忧无患、自由自在地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长大。难道她错了吗?难道她不该杀了王皇后、萧淑妃,留待她们哪一日反扑过来,将她撕成碎片吗?难道她应该把萧淑妃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继续留在宫中,等待着有一天他们羽翼丰满,再把她自己的儿子从东宫太子的位子上拽下来,让他们这些兄弟反目成仇,相耳残杀吗?

武皇后独自垂泪。她悲愤。而悲愤之后是满腹的委屈。她想不到自己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有一天竟成为了她儿子反对她的口实。那么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如果弘再提出将被母后流放的两个兄弟上金和素节也接回来,那么她为之努力奋斗几十年的心血不是就付之东流了吗?这当然是绝对不行的。

武兆毕竟是武兆。她毕竟是这个天下,是古往今来都不会再有了的唯一的女人。面对几近置她于死地的儿子,武兆当即就做出了一副很通达的样子,仿佛太子所提起的是一件年深日久她早已忘记的往事。她说是应当将那两个女孩下嫁了。她还无限感慨地当着满朝文武赞美太子的仁德与善良。她说未来有太子这样的贤君,必定是天下和睦,四海安宁。然后她躲进寝殿独自垂泪。然后她很快就下令放出暗牢中奄奄一息的宣城和义阳。再然后她又把这两个公主下嫁了朝中两个异常低微的小官,让谁对此都说不出什么,又哑巴吃黄连般地,满嘴的苦。

武皇后在做着这一切的时候,可谓有条不紊,不动声色。但是事过以后,无论是皇后自己还是太子本人的心里都非常明白,在他们母子中间,已经有了一重仇恨,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从此太子开始疏远母亲。他已经越来越看清了母亲的歹毒,并且深知,以母亲的秉性,她是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她作对的人的,哪怕那个人是她的亲人,是弘。于是李弘开始对母亲处处提防,但终究太子还是防不胜防。道高一尺,而魔高一丈。最后,弘终于没有能逃脱母亲的狠毒。

于是很快。弘被鸩死于武皇后的合璧宫绮云殿。那是在——个其乐融融的家宴中。父亲母亲。还有兄弟姊妹。那才是真正的祥和美好,天伦之乐。然而,就那么突然地,弘便歪倒在地上,七窍中溢出的,都是青春的血。

这是这个家庭中第一个亲人的死。

这死便从此掀开了死亡的长卷。


状态提示:第7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