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不等于就不能士,召募进奉宸府不就是了。只要奉宸令亲自监督,这本垂范千秋万代的大书就一定能编好。如此还能为易之,昌宗兄弟正名。

照你这么一说,这倒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只是这事朕要你亲自参与。朕如若真要留下一部经典,就不能马马虎虎,真把这当作是送给他们两个的玩具。不,朕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当儿戏。这部大书说起来是为他们正名,而实际上,朕是把这能够青史留名的大事委托给你了。你一定要为朕认认真真地去做,朕不喜欢朕名下的那些东西是垃圾。

奴婢懂了。奴婢一定全力以赴。

女皇旷日持久的忧郁,竟然随着一部大书的制作启动而烟消云散。女皇多日以来一直阴沉的脸竟然也在宣读由奉宸府编纂《三教珠英》的诏令时明朗了起来,甚至露出了笑容。女皇笑是因为她觉得她身边有婉儿真是太好了。她也愈发地赏识婉儿,赏识婉儿总是能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为她出谋献策,解她燃眉之急。

如此,在内殿编纂《三教珠英》的工程便启动了。很快,朝中由二十六位文人组成的编书班子成立,这些文人雅士们也纷纷前来张易之的奉宸府报到。这二十六位文人中包括以诗文名垂青史的张说和宋之问等。他们可谓个个都是博学多才博古通今的精英之辈,是同那两个只靠青春貌美和壮伟的阳物取悦于女皇的张氏兄弟不可同日而语的。而如此儒雅清高的文人们却就是要被统帅在张易之的麾下,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圣上的宠男改变形象,这真是诡计多端的上官婉儿对他们开的一个大玩笑,让他们疼着却还要做着,有苦也说不出。

幸好文人一向是好支使的。文人中如写出《讨武兆檄》的骆宾王那样有气节的汉子实在是太少了。他们中的很多人总是投权势者所好,有奶便是娘。所以当权者通常是不看好文人的,因为他们太好拿捏,也太好利用了。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和才华,变节者也总是在文人中最多。因为文人激情。激情就一定脆弱。不像政治家冷静,而冷静背后是他们的坚强。

总之尽管婉儿陷那些著名的文人们于尴尬之地,但是她还是保存了她自己的气节。婉儿的气节就是她对女皇的无条件忠诚,除此她将在任何的人群和事件中,不在乎她自己的人格的丧失。

婉儿出此一招确实是完全为了她的主子。她实在不忍看圣上被那倒张的浪潮冲击的可怜而无助的样子了。毕竟女皇已经是个老人了,她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经得起他人的攻击了。女皇需要婉儿来救助她。没有婉儿她必将会被那浪潮所吞没。

婉儿使女皇获得了解脱,而她自己在繁忙的政务之外,却被深深地陷在了编辑《三教珠英》的无穷无尽的事务中。前来编书的文人雅士们其实都知道,真正主持操纵这项浩繁工程的,其实就是婉儿,所以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自然也是同婉儿商量。就是张说、宋之间他们这些朝中的重臣,对婉儿也是敬佩加上尊重。倒不单单是因为这个无冕的女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操纵着女皇,而是因为婉儿毕竟是上官仪之后,毕竟是出身于名门世家。特别是他们这些晚辈的朝中官们,对前辈上官仪的辞采fēng_liú更是佩服之极,加之他们也常常效仿那五盲的绮错华丽、诗意高雅的“上官体”,他们对婉儿就更高看一筹。他们信服婉儿,崇敬婉儿,心甘情愿在婉儿的领导下工作。婉儿为了这部大书,自然也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结果在他们的默契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总共一千三百卷的《三教珠英》果然很快问世,世人也果然对奉宸府刮目相看。

然而这些对婉儿来说都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由此而引发出来的那一段迷离的情感。那是婉儿并不曾注意的,在这个二十六人的编书班子中,一匹才华横溢fēng_liú倜傥的黑马突然跳了出来,就那么咄咄逼人地站在了婉儿的面前,让她不得不震惊。

就像是,婉儿意识中的一道迷人的闪亮。

此人不仅诗好,文笔好


状态提示:第64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