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赝品帝国>第55章 真人之功

信誓旦旦地做出了承诺,但以辛弃疾此时的身份地位而言也确实很难让人彻底放心。毕竟此次打着剿匪旗号进湖的官军中品阶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且大都还是根红苗正属于太上皇嫡系的那一类,人家凭什么就得听他指挥?

随便找些借口,拖延些出兵的时辰。只需要控制好最终抵达战场的时间,等庆王身边的精锐跟敌军拼得个两败俱伤,才赶在最后那一刻跳出来。既能减小参战后所产生的伤亡凸显自己的本领,又能让刀斧即将加身的庆王感激涕零念叨上一辈子的救命之恩,这岂不是更符合那些大员们的切身利益?

鱼寒的这种观点并没有立即遭到驳斥,无论是正人君子朱熹还是忠厚老实的庆王,都觉得这混蛋的心理虽显得极其阴暗却也并非是在杞人忧天。现如今的大宋,还真能有不少朝廷重臣能干出这种事来。

辛弃疾也很想对鱼寒的分析表示赞同,因为只有他自己清楚那绝不是什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混蛋行为,而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一切。若非官军统帅试图拖延救援时间,他又怎会出此下策独自领亲兵前来?可有的话以他归正人的身份却不能说,否则落在了有心之人的耳朵里,难免会被扣上一顶意图离间大宋君臣关系的帽子。

“微臣来时曾偶获一物件,若蒙殿下不弃还望笑纳!”明显地感受到了众人心中的担忧,辛弃疾也知道若是不拿点真凭实据出来,怕是无论自己这个时候再说什么也没用。转身朝不远处正在下船的侍卫吩咐道:“尔等还不快快将那东西给呈上来?”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或许是辛弃疾目前唯一能够有效调动的昔日同袍奉命而至。十来个精壮的汉子神色虽显坚毅却浑身浴血大都带着伤势,足见得刚才那一次短暂的交锋有多么凶险,而最后那个肩上还插着利箭壮汉所扛着的大麻袋更是牢牢吸引住了庆王等人的目光。

没有一点破损的痕迹,却能清楚地看见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蠕动。鱼寒甚至不无恶趣地猜测,辛弃疾该不会是明知此行凶多吉少,所以才临时在水师主力那里偷了头大肥猪出来,准备让大家伙饱餐一顿后再共赴黄泉?

也就在庆王都开始怀疑辛弃疾是不是被气晕了头准备改行做绑匪时,却听得他径直对那壮汉吩咐道:“还不打开让殿下看看是否合意?”

随着令下,麻袋被壮汉猛地撕开,众人却一时有点晕头转向。要说这里面装着的是件东西可真不地道,但绝对没人好意思说那不是个东西。因为那是一个人,一个大活人,更准确的说那是一个宿醉未醒却还在嚷嚷着“再来一杯”的道士。

道士?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整个道士来有啥用?难不成这东西跳大神的本领特别高,真能一纸灵符召来天兵天将?可就瞧他现在那一摊烂泥的样子,怕是连墙都扶不上去吧。

“爱卿,此乃何人?”掩着鼻子小心后退半步,庆王甚至都开始怀疑刚才敌人没拼了老命拦截辛弃疾一行人,怕还真是闻到了地上那家伙浑身所散发出来的酒气,担心真要是把人给逼急了,辛大侠会率先在中心地带开火攻啥的。

“此乃清虚庵主、康寿殿陪侍,皇甫坦是也!”很是淡定地介绍着对方的身份,辛弃疾却莫名其妙地朝着众人眨了眨眼。

“皇甫坦?爱卿,你说眼前这就是父皇颇为倚重的皇甫真人?”辛弃疾的脸上倒是波澜不惊,适才还只是觉得地上之人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的庆王却被吓了一大跳,赶紧凑上前去仔细辨认。

“元晦先生,这家伙是谁啊?”什么真人不真人的,对于鱼寒来说都不重要。毕竟这世上之人谁也不是纸糊草扎的,在宋代想要找出那么几个能够喘气喝酒的假人还真没太大的可能。庆王等人现在那副惊讶的表情令这个略显没心没肺的混蛋感到了好奇,以至于都忘了去问问辛大侠,他所乘的那艘小船早已被敌人的箭矢给扎成了刺猬,当初是把人给藏在哪里才最终确保了安全的。

“有此人在,无忧矣!”如释重负地发表了句感慨,暗


状态提示:第55章 真人之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