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赝品帝国>第277章 糊涂任命

一纸荒唐甚至可以被称为倒行逆施的政令再次调动起了登莱及宁海州民众的积极性,不管那些想要获得个孝廉名头的人是揣着怎样的心思,他们都非常清楚只有帮助鱼寒继续维持住现有的割据局面,他们的切身利益才能够得到最彻底保障.若是让金国大军前来赶跑了那小混蛋,他们即便是不遭受杀身之祸,却也肯定难以得到金国君臣的认可

军中将士为自己生存与尊严而战的观念已经开始变得牢固,并且正在对普通民众产生影响如今再加上了孝廉们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进行的努力,在牟平城内盘踞了数年的鱼寒终于可以用一种为快的手段展开对占之地的管理,虽然这种管理到目前为止很难被称之为有效,但至少是已经打下了基础

“短短月余,各地里正村老以及县衙官吏均以就任,吾等之政令可行矣”对于现在所取得的这一点小小的成绩并不满意,却也能感到由衷的欣慰,所以捧着一大摞文书的朱熹才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而此时心情还算不错的他,就连责骂鱼寒的语气都显得要比平日里为温柔“倒是汝这孽障,身为本地之父母官竟而不务正业,只晓一味推脱……”

“元晦先生,您讲点道理好不好?当初咱可是商量好的,这民事方面的事情由您老全权负责到时候甭管是万民称颂,还是千夫所指,那都是您老需要去承担的俺能抽空给提点建议,这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鱼寒也知道朱熹是一个好的学者而并非是合格的官员,但不管怎么说那榆木脑袋也曾经做过一届的同安主簿并且做出过一些成绩,相比起他这个在大宋混了好几个名头出任了好几年地方官员却一件利国利民之事都没有做过的小混蛋要强上不少

世人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别看登莱以及宁海洲相较于宋金两国而言顶多只能算得上是弹丸之地,但想要让几个先前并没有积累太多相关经验的人在短期之内就打理得井井有条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便鱼寒还能隐约记起一些数百年后堪称先进的执政手段,但他又怎么知道那些东西是否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接受?反正朱熹也挺喜欢出风头混个千古留名什么的,就干脆让他站到前面去笑骂由人呗而作为一个合格的小混蛋,只需要躲在背后给出些馊主意就行

“哼汝这孽障……”又是一阵老生常谈的说教,朱熹又怎会猜不到鱼寒在打着怎样的小算盘?只不过在没有人告诉他完全可以仅凭做学问就足以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人的情况下,这个渴望能够名垂青史的榆木脑袋当然还是不会放过任何能够施展才华证明自己的机会所以就算是再苦再累再多牢骚,他都还得主动站到前台去顶着锅,兢兢业业地处理好自己的份内工作

“金人送来的战马业已送入军中,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选拔工作,某已足额招募到了所需兵士”习惯性地将朱熹的絮叨当成了毫无意义的自言自语不予理会,辛弃疾却是对鱼寒的另一个决定提出了质疑“只是小友将这支军队交到铁木真的手上,是否显得太过轻率?须知,他虽出生草原又蒙元晦兄不吝赐教,毕竟尚且年幼……”

“幼安贤弟此言差矣,先贤尚云有志不在年高昔有甘罗十二为相,今朱某之徒虽非才华横溢之辈,却又焉知不可担当重任?”正在侃侃而谈的时候被人刻意忽略,这就已经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了如今再猛然听见有人还在质疑自己的教学水平,朱熹就算是脾气再好也得赶在鱼寒发表意见之前做出自己的抗议

正式任命十二岁的铁木真为骑兵统帅,这确实是鱼寒力排众议所做出的决定没办法啊,谁让这小混蛋以前只是个赝品商人,对于历史也只是知道些皮毛呢?想破了脑袋也没能想出在这个时代还有谁能比那个小屁孩适合担当这个重要任务,能把那套极其无耻的战术给发挥到极致,别无选择之下也就只能是再赌一次运气

“元晦先生莫恼幼安先生莫急”非常希望看到朱熹和辛弃疾两人展开辩论,无奈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鱼寒也只能是将个人喜好放在一边,先充当和事佬化解


状态提示:第277章 糊涂任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