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赝品帝国>第一百七十章 突起战端

一个纯种的女真族人,一个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宁愿离乡背井的勇士,一个忠诚于自己君王的世袭谋克。非常值得他人尊敬,但遗憾的是他同鱼寒等人之间注定了是敌人。所以当这样一个既不贪财又肩负重要使命的对手突然做出异常举动的时候,辛弃疾最先想到的就是用不寻常的方式去做出判断。

连续两个月对食盐的采购量翻了一番,而且还搬空了涟水官仓的存货,乌达补到底是为什么才会做出这种举动?在排出了一切的不可能之后,答案也呼之欲出,甚至连鱼寒这种脑袋瓜不太灵光的混蛋都能想到,这有八成是金国已经在山东东路集结了大军准备南侵。

金军会在什么时候发动南侵?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大宋和鱼寒等人的时间不会太久,否则乌达补犯不着现在就把所有囤积的海盐全运了出去。金军会以什么地方为突破口?在没有掌握足够多的情报之前依旧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宋的淮南东路怕是难以幸免。

立即捣毁所有的盐池,虽说这玩意的技术含量不高,却也没必要让金人掌握了这种简单易行的制盐方法。拆掉城外的所有作坊,要知道那里面可都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品,绝不能让完颜雍的手下给夺了去。两口炼钢用的坩埚必须马上运回城,虽说这年头知道详细制作工艺的没几个,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金国那边也有不少的能工巧匠,人家若是真在没有任何超时代鉴定仪器的情况下破解了其中的秘密,鱼寒怕是连抹脖子的心都得有。

随着鱼寒这个县令的一声令下,整个喻口城都动了起来。三千已经接受完前期训练的城管枕戈待旦,一旦有敌人来犯他们就必须立即走上战场捍卫自己的生存与尊严。两百多还没有经过最终筛选的预备特种兵在匝蛮等人的带领下被撒向了城外百余里的范围之内,他们将在第一时间传回敌人的动向。八千多普通民众被分成了三班,既要照料好田里的庄稼又得随时准备展开抢收工作,以便固守待援时能有足够多的粮食可供分配。

事实证明辛弃疾和朱熹率先做出的共同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金人这一次也没有像李凤娘那样让喻口县内的所有人等太久。当一些纯属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被按照历史轨迹重新提出来后,完颜雍也总算是找到了最完美的借口,做出了一件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决定,立即出兵南下兴王师以讨不逆!

要说起来,这件旧事本在如今的太上皇南渡之后就提出来的,可谁让他老人家当年忙着逃命,忙着签订割地赔款的协议,忙着整顿朝政安插心腹,忙着大修宫殿安于享乐,忙着自毁城墙讨好敌人,忙着……反正是忙着忙着的就给忘了。不过这也难怪,一个能把自家老爹正在饱受折磨被人当猴耍,自家亲娘被发配浣衣院创下一天接客一百零五人之最高纪录都给抛诸脑后的人,哪能管得了那么多的闲杂事物?

只可惜有些事曾经的高宗皇帝如今的太上皇可以不管,但昔日的建王当今大宋官家却不能置之不理。原因么也很简单,因为他是以孝道著称的孝宗皇帝。所以,为了能弥补自己在隆兴和议时犯下的错误,孝宗皇帝于乾道六年闰五月遣丹阳郡开国公范成大出使金国,打着送岁币的幌子就想和完颜雍谈两件小事。

金使入宋,孝宗必须下榻起立接受国书,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奇耻大辱,更关乎到大宋朝廷的颜面,所以希望能改一改。不敢指望能趴着躺着,就想省点力气端坐在龙椅之上少走几步路。要说这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现在大宋都服软了,自降辈份的孝宗皇帝想要跟自家叔伯撒个娇什么的也能理解。但完颜雍可不这么想啊,他只是觉得这样做给了宋国面子,就损了他大金国的威严,所以是说什么都不肯答应。

范大成虽是据理力争,但要求更改接受国书礼仪这事最终还是遭到了无情的拒绝,至于随后根据大宋官家旨意提出的那个建议,则更是彻底激怒了金国君臣,被其指为破坏既有合约,意图不轨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章 突起战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