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大清早,贾志春就去汪管事家借了牛车,铺上厚厚的稻草,又用被子拥起来,给二奶奶和狗蛋挡风。香秀把一贯大钱小心的塞到怀里收好,又给贾志春数了两百个大钱收着。

车上带着的还有香秀平日里纳好的鞋底,绣好的帕子,二奶奶扎的绢花。二奶奶手巧,那些个五颜六色的绢布经过她的手,就变成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朵儿。往常香秀去县城都有看到有人兜售,现在过年,估计买东西过年的人更多。

到了何家,何老三已经带着叶氏跟几个孩子在门口等了。叶氏把自家的被子也铺上牛车,让几个孩子上去了,才锁了门,爬上车。

何老三跟贾志春一个在前面牵牛,一个在后面扶着车辕。一头牛拉了一车老老小小本来就要下力气,还要走一天的路,就算是跟人家借来的牛车,也不能这么使唤人家的牛。

“听说县城是有城门的,城门长什么样子?就像是李家村前面的那个门楼一样的门么?”李家村出过读书人,中过举,做过官,曾有过风光的时候。李家的高大门楼就是风光的李家先祖留下的,在乡下孩子眼里,那已经是极高大的门了。

“哪会是这样,城门估计就跟黄老爷家的宅子似的,围了大大的院子,开了一个高大的门房。”

“嘁,有什么好争的,等到了城门口,咱们不就能见到城楼了?”小中人小鬼大,摇头晃脑道,把脑袋从被窝里探出来,循着贾志春的方向,“大姐夫,给我买热乎乎的肉包子吃不?”

贾志春乐呵呵的应了,小中才眯着眼睛,靠在叶氏的怀里一下一下戳着狗蛋玩儿。

走到日头上来,大路上的人渐渐多起来,都是进城去赶最后的集市的乡下人。或挑着东西,或背着背篓,三五成群或者拖家带口,路上很是热闹。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说笑,瞪着眼睛好奇看经过的路人。

城门口也就近在眼前了。

贾志春多次进城,熟知规矩,痛快的交了两个大钱,告之是进城采办年货,守门的士兵就放了他们进城。还有些人为了省下那进门交的“孝敬钱”,少不得要被为难一二。

穿过城门,就看到了热闹的城里街道。

青砖铺路,两边都是飘着幌子的店家,街市上人声鼎沸。因为是年底,置办年货的人多了,所以也更热闹一些。

贾志春找了个小摊儿,要了二十个肉包子,又给每人要了一碗热乎乎的汤水。

叶氏忍不住念叨年轻人不会过日子,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噢呦,这么贵呢!省着些话,你们年轻,要晓得攒钱。”但是在座的还有二奶奶,叶氏也不好摆长辈的姿态,只是把那包子皮儿都吃了,肉馅儿给了小中。

喝过热汤,吃了肉包子,贾志春付了钱,就带着大家往小巷子里去。县城里街面上都是商铺,一般小户人家买卖东西只愿意往巷子里跑,东西齐全,而且价钱公道。

贾志春占好了位子,香秀在地上铺好一块灰突突的布,才摆上了自家做好的鞋底帕子等物。香梅跟香草看着姐姐也有样学样,把自家做的针线都摆出来。

二奶奶的手艺好,选的颜色也鲜艳,绢花是卖的最好的,不过一会会儿的功夫,一文两文的绢花就卖完了。香梅香秀的手艺好,绣好的帕子等物,也十分好卖。

倒是香秀做的帕子,实在是无人问津。

“姐姐,别难过。等到明年,你的帕子定然也会好卖的。”香草拉着香秀的手安慰道。

都说勤能补拙,但是绣活儿也要看天赋的。比如香梅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性子,做针线的时候就心细如尘。香草自小文文静静的,一看就是个做针线活儿的料。但是香秀明显不行,每天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学针线,也只是学的稀疏,做衣裳做鞋子还渐入佳境了,只是绣帕子——实在是不堪入目。

香秀扯扯笑脸,大不了以后能做衣裳就好,绣花什么的,虽说能贴补家用,赚不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后费些力气,再多租两亩地好了。

姐妹三人把东西卖的七


状态提示:第41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