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穿越1879>第178章 中华帝国
教会开始在中国创办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到了1906年,已蔚为大观,教会大学已经遍布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各地。有名的教会大学,比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长沙雅礼大学、湖北文华大学、华西协和大学,欧美的大学都承认学历。还有中国神父创设的教会大学,比如上海震旦大学,在国内外都有名气。

李经述说:“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无宗教信仰,我看是不准确的。我们中国人信仰先祖,也信很多鬼神,龙王庙、土地神、儒释道,都应该算。中国民众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些是我们中国人心灵的寄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基督教和教会大学,则是外来文化,不过文化这东西,自由发展比较好,人类的文明相互交流,好的东西,自然深入人心。很多教会学校,不仅教授数、理、化之类的新式科学课程,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容闳议长就是美国传教士布朗从马礼逊学堂选送到美国学习的。教会学校,尤其是协和的医科大学,给我们培养了不少医学人才,就不要干涉了。”

刘步蟾这时也说:“教会大学确实对我国高等教育作出很大贡献,比如东吴大学的法科,协和医学院的医科,这一点应该肯定。不然,别人会说中国人是非不分。而且,这些教会大学的文凭都得到欧美国家承认,有的学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才的层次。”

李经述点点头,说:“我也听李提摩太讲过,教会大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少教会大学负责人,都主张教会大学通过吸收中西文化之精华。使之具备明显的文化传播功能。今日之中国,对于外来文化吸收之不暇,遑论拒绝。足见西洋文化之输入,乃为补救中国文化之不足。人类发明宗教,我想无非是出于三大原因,一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如果没有信仰,对于自己的死亡,亲人的离去,这种永远灰飞烟灭的恐惧,将伴随你一生。二是人心怀有根深蒂固的yù_wàng和暴力冲动,这是人的原始兽性,如果没有信仰,社会如何更和谐?三是世俗生活中,难免有各种苦,飞来横祸,生老病死,yù_wàng得不到满足,宗教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信仰自由也已经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我们对教会大学不需要打击。”

张作霖这时站起来嘿嘿一笑,夸赞说:“大总统说得有道理。俺原以为大总统是武人出身,没什么文化,没想到大总统如此博学多识。”

李经述说:“我只是年少时看了很多书而已。中国的文化和宗教,我想应该多元化、包容为佳。在印尼殖民地,还有很多伊斯兰的教徒。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宗教自由和多元文化应该是国策。”

为了应对接下来的世界大战,在1907年国庆节来临之前,李经述还对国内的体制进行了改革。梁启超建议将第二共和国更名为中华帝国,在宪法中明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他宣称“帝国是对领土非常辽阔,统治或支配民族众多,拥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的强大国家的通称。如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不一定是实行君主制而拥有殖民地或恣意向外扩张的国家。中国现在横跨欧亚大陆,拥有近16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已经具备了称帝国的实力。”

在国会讨论时,有一部分人反对,大多数人赞同梁启超这一建议,李经述也表示赞同,投票在国会以627票高票通过,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员投赞成票。另外,宪法规定总统是帝国的元首,同时是帝国海陆空总司令。在紧急情况下,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总统提名内阁总理,内阁总理在一个月内组织责任内阁。在经济上,实行自由市场,出台反垄断法,保障自由竞争。在文化上,实行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取消一切文化审查机构


状态提示:第178章 中华帝国--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