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一百章 曾炩的犹豫

第一百章 曾炩的犹豫

随着各地的春耕逐渐接近尾声,朝廷的攻击准备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但曾炩的最后决策却迟迟没有做出。

众位朝中重臣和军中大将连番催促,要求曾炩立即做出决策,以便朝廷迅速展开攻击部署。

赵云还是主张先攻西凉,而吕布、太史慈、关羽等人却是倾向于先攻豫州,北疆众将并没有将曹操的联姻当回事,战场上尔虞我诈,这样的事情再平常不过了。这两种攻击之策各有利弊,曾炩一时间也很难做出决断。

先攻下豫州,对中兴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好处不言而喻。但是先攻打西凉,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如果先打西凉,那么攻打豫州的时间就要推迟,留给曹操恢复元气的时间也越长,豫州也就更难打,这显然不符合急速平定天下的主旨。所以赵云的这个计策并没有得到众多大臣的赞同。

曾炩和和吕布、关羽、太史慈、赵云、荀攸、郭嘉等文武大吏反复商议权衡,争论非常激烈。但是意见分歧太大。

深夜,大元帅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曾炩站在巨幅地图前,望着地图上的西凉,默默地沉思着。

司马懿轻轻走到曾炩的身后。“大元帅,马上就要到子时了,你还是回去吧,夫人还在等着你。”

“我不回去了。”曾炩摇摇手,“我已经让任意告诉夫人了。”

司马懿知道曾炩的脾气,没有再劝,“大元帅,攻打豫州是众望所归的事,你为何……”司马懿欲言又止,“大元帅,决策打豫州,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曾炩转身看着司马懿,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们都知道,关中对西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西凉人近百年来的梦想,是西凉人摆脱贫穷和战火的希望所在,更是当年边章和韩遂高举大旗背叛朝廷的主要原因。”曾炩伸手拍了拍司马懿的肩膀,无奈地说道:“我们不要小瞧了马腾和韩遂,虽然他们如今看似在西凉苟延残喘。还有一点,马腾和韩遂绝不会放弃关中。”

“但朝廷不这么想,天子也不这么想。”司马懿说道,“他们认为凭借河北现在的力量,足以逼迫马腾和韩遂俯首称臣。”

“俯首称臣?”曾炩苦笑,摇了摇头,“中平元年,边章、韩遂、北官伯玉开始起事,那时朝廷的实力如何?难道比现在的朝廷实力差很多吗?但西凉人投降了吗?俯首称臣了吗?而且,如今朝廷的重心在冀州,远离西凉,要想征服西凉,代价很大。要是给了马腾和韩遂足够的喘息时机,我们将付出更多的代价。要是现在我们趁马腾和韩遂最虚弱的时候灭掉了他们,我们还能趁羌人同样虚弱的时候进军高原,彻底征服羌人。另外,我们还能重开西域,这具有更大的意义,这也是众多商人集团也大力支持先攻西凉的原因。”

“我很担心,也很恐惧,因为今天的朝廷已经开始盲目自大,开始认为天下指日可定,中兴大业也将唾手可得,他们把过去的教训都丢到九霄云外了。”

司马懿脸显沉重之色。

“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朝廷派人去西凉,马腾和韩遂很快就会答应朝廷的要求,西凉的北疆军也能马上进入关中,但西凉人随即就是倒戈一击,司隶北疆军极有可能全军霍没。就算曾尧或者是曾锋能够带着北疆军成功突围,但司隶必将陷入战火我们占据的西凉六郡也很可能再度丢失。北疆军两线作战,河北无力支撑,只能放弃攻打豫州,转而死守司隶。司隶一旦被毁,河北财赋紧缺,北疆军势必全线告急。”曾炩走到地图前,轻轻点了一下地图上的关中,“如此一来,韩遂的目的就达到了,河北、西凉、豫州鼎足而立,我们失去了平定天下的优势,后面的仗将越来越难打。”

“马腾和韩遂真的敢这么做?”

“你认为呢?”曾炩微微一笑,“马腾和韩遂这十几年来,屡屡挣扎在生死存亡之间,议和、背叛、倒戈对他们来说,就象吃饭那么简单,就象呼吸空气那么自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状态提示:第一百章 曾炩的犹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