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成神系统启动中>101那之后的故事3
许多多人的智慧精华,它所延伸出来的一些设定和剧情——特别是同人界认定为“铁律”,甚至许多读者都以为是原著设定的那些——确实让原著更加完善。当然,这并不是说同人就比原著强。站在巨人肩膀上你自然比巨人高,但是你要是和巨人站在同一水平面上,你还是小不点。

信乐写哈利波特的时候,其实在他脑海中,原著和同人的设定早就搞混了。为此他只能慢慢梳理脑子里的东西,然后再结合现有社会背景,慢慢构造属于他的巫师世界。

为了尊重原著,信乐还是设定剧情发生在那个西欧岛国上,毕竟那是梅林传说的发源地。而巫师人数,由可怜巴巴的巫师村,发展成为还算是个繁荣大城市。不然一个想要统治村落的大魔王也……太寒碜了。

信乐的巫师国度由许多小城镇和一个大的聚集地组成——就像是大城市和卫星城一样。他给霍格沃茨设定的课程也大有不同。作为应试教育出生的孩子,他实在无法理解那些课程要怎么教导出一个合格的成人。于是霍格沃茨只是基刺育,是小巫师们适应巫师界的地方。而真正学习知识,是从离开霍格沃茨开始。信乐设定了一种叫做“研究会”存在,也就是结尾“霍格沃茨大学”的前身。

作为合格的“□”类作者,又有原本“哈利·波特”原著和同人设定的基础,信乐要构造一个完善的巫师世界并不难。在此信乐在异世界厚颜无耻的强烈感谢滚动大婶和众多的同人作者们。

为了让人物更加的感人肺腑,信乐加深了人物的矛盾性,又添加了剧情的合理性。比如在e国这个对未成年如此保护的地方,哈利怎么会过的那么惨?比如邓布利多为何没能给哈利美好的童年?比如斯莱特林真的没有后悔过?比如格兰芬多对斯莱特林的仇视到底是如何而来?比如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是如何中立?……这里的解释,基本上就是同人了。

信乐本着不黑任何人的基础,构造了一个美好的成人童话。比如哈利为了安全不能离开姨妈家;而姨妈家在外人面前对哈利没什么亏欠,至少不会引来儿童保护协会——而那些虐打,因为哈利本身巫师的体质,很快就会痊愈;比如邓布利多树大招风一直被紧盯着,不敢去看哈利,甚至不能让巫师们接触哈利。但是邓布利多用金加隆兑换了足够哈利幸福成长的英镑给哈利的姨妈,还派了好几个哑炮看护着——哪知道哑炮是如此心理扭曲的希望看到传说中的救世主过的比他们还不如,只要救世主“健康的活着”,他们就美化哈利的生活,说哈利过的像王子一样。

斯莱特林们不是不后悔,但是黑魔标记让他们无法回头。斯莱特林小蛇们一边在学院孤立自己,一边随时准备逃亡——留有血脉,就留有希望。

格兰芬多许多家长和家人都是惨死在食死徒的魔杖下,这种仇恨是战争仇恨的继续,就跟二战过后,犹太人对德国人的痛恨的一样。就跟大家都知道杀人犯的孩子不会是杀人犯,但是又有多少人看到杀人犯的孩子,不会忍不住漠视甚至敌视?无辜的孩子都这样,更别说是对那些逃脱惩罚的杀人犯的感官。

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中也有许多人死于食死徒之手,只是战争时期他们并不是短兵相接的双方,所以对战争除了仇恨,更多的是疲惫。如有可能,他们希望不再参与进去。所以他们是最不希望,甚至最不希望听到伏地魔还活着这个消息的群体。

…………

信乐给其中许多问题都给了合情合理的解释,特别是改变了最后决战只靠孩子们的可悲。他给的解释是,最后并不是大战,而是战役中第一环偷袭,所以大人们才来不及赶来救他们的孩子,所以孩子们才站在了战争的第一线。为了搏人泪珠子,信乐特意让原著中退出决战的斯莱特林们参战了,而他们的对手则是被黑魔王控制的亲人朋友——甚至父母,为此信乐特意让黑魔标志多了“控制”这一功能。复活的蛇脸v知道斯莱特林们也早就不愿再接受他的统治,而特意改造。


状态提示:101那之后的故事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