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烈火女将军:摊上萌夫君>316.第316章 :师爷死了

所以,苏礼和只需把握机会,在恰当的时间、场合里,挑选一些虚假的风声或者真实的证据,分批放出来,就可以控制案件的审理进度。

首先是崔师爷的死。苏礼和没有绕弯子,选择人多的场合,众目睽睽下直接将好不容易查到的证据交给大理寺。

崔师爷的死因,对外宣称是病死。苏礼和呈上的第一份证据,是崔师爷秘密抄录的药方。药方是当地郎中开的,里面有一味********。郎中两个月前已经失踪,失踪的前日,有人见到他去过金旭家里。金旭声称是因为家眷身体不适,请他前来诊治,对失踪一事毫不知情。

康钊派人去郎中家里查访,没有找到直接的线索,无法判定跟金铭有关。

接着,苏礼和借“案情存在疑问”的理由,呈上罗县富商吕成业一案的卷宗。此案发生在两年前,案审后判吕成业的妾室华氏谋财害命,对吕成业投毒,并于当年处死华氏。

吕成业早年潦倒,华氏与他青梅竹马,甚至为他提供行商的本金。他外出经商时,华氏被家中另行许配,吕成业归来得知后,另娶姜氏为妻。五年后,华氏夫家落魄,吕成业花了一笔钱,换来华氏夫家的休书,八抬大轿将华氏娶进门。不料新婚才两月便丢了性命。

奇怪的是华氏定罪之后,一名服侍过华氏的丫头,名唤小翠的,曾到衙门击鼓,替华氏喊冤。知县金旭接了状子,第二日升堂却不见小翠的身影,当即以藐视公堂的罪名,对小翠下了拘捕文书。没想到拘来的却是她的尸体,没有仵作的鉴定文书,只有卷宗上简简单单几个字的批注:死因自杀。

康钊看完卷宗,觉得此案审理确实过于草率,便亲自来到罗县,从小翠的死因重新查起。小翠只是个丫头,没什么身份地位,正常情况下不引人注意。如果她是被谋杀致死,留下线索的可能性最大。

京城中的各势力隔岸观火,私下悄悄揣测,一时间议论纷纷。

十三同样密切关注着案情的进展。根据他的经验,每逢有重大事件发生,总会有能人异士浮出水面。他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人,选择最合适的势力,为自己和十九重新铺条后路。

这桩扑朔迷离的案件,成为风雨的前奏。彼时,很多人都预感到,京城又将掀起一番大动静。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动静竟然会持续数年。

苏礼和极其谨慎。他知道朝廷是个危险的漩涡,风头太过会招来祸事,所有没有亲自出面。利用卷宗将康钊引到罗县后,他策划了一起小小的意外:找人故意把乞丐阿三撵上街头,冲撞了康钊。这个乞丐阿三,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查到的线索。

阿三本来不认识康钊,被训斥后知道他就是朝廷派来查案的,立即把他带到城外,一边使劲磕头赔罪,一边恳求他为小翠申冤雪恨。

小翠没有家人,很小就被卖进吕府为婢,死后也无人替她收尸。她生前心地善良,曾经救过饿晕的阿三。阿三记得她的好,待数日后事情平静,偷偷将阿翠尸体带到城外埋了。当年他害怕被人发现,只敢在附近偷偷留下记号,连坟头都没敢留。

时隔两年,小翠的尸首已经只剩下白骨,颅骨后的重击痕迹清晰可见,可以断定是谋杀致死。

苏礼和趁机呈上一份手札。这是崔师爷生前记录的,藏在床板的夹缝中,只有薄薄数页,记载着部分案件的实际现场以及案审情况,其中就包括吕成业中毒身亡一案:华氏受押时怀有一个月的身孕,她初时拒不认罪,受刑后导致小产,顿时绝望,称要随夫而去,连认罪书都没看就签字画押。

当年堂审华氏,不少当地人在堂外围观,经他们证实,小产一事属实。而卷宗中对此只字未提。

事情顿时变得蹊跷:如果华氏准备谋害吕成业,为何会怀上吕成业的孩子?即使不小心怀上了,也肯定会想方设法打掉,而不是拼命护着孩子、更不会在失去孩子后突然绝望。

康钊去看了当年关押华氏的囚室,没有任何发现。乞丐阿三告诉康钊,小翠生前曾提起,吕


状态提示:316.第316章 :师爷死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