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时代1902>211.第211章 外乡人
!第三十四标及第三十三标各八名参谋,由职下与张参谋负责带队!”

“你与张参谋,半个小时后到我办公室一趟。”

“是!”

担任协统两个多月,刘继业对自己的协里面的参谋人员也有了些了解。正参谋官沈同午是日本陆士的5期生,而副参谋官李洋则是湖北武高等学堂的毕业生,一年前调入第十七协,性格有些偏执而使得人际关系并不好。

在两个参谋官之下,则是四名一等参谋;郭明书、张武、柳公群、萧耀祖。其中萧耀祖和张武是第十七协的老人,自建协就任职。郭明书是从苏北第十三混成协调入、柳公群则是陆士的七期生。

这四人各分管参谋处不同的任务,其中萧耀祖和张武由于是老人,虽然对一心军务的沈同午还算比较尊敬,但对资历稍差、又是外乡人的李洋便有些排挤了。

除非抱团,不然外乡人是很不好混的。

刘继业记得本来第三十四标内也曾有过这种苗头;江宁籍贯的人看不起外省人、甚至连苏北籍贯的军官他们也瞧不起。这种情况在刘继业与王光照两个江宁籍贯的带头清理、再加上湖南来的标副张孝准也狠狠整顿了几次事件,大家慢慢也就改变了。至少在文学社内,省籍的问题不曾出现过。

目前为止,第十七协的参谋处运转还算满意……但这是建立在他们的工作量一如往常那般小。

这次演练多增加的许多工作量,已经使习惯了安逸的参谋有些抱怨了。不过好在有沈同午的把关,大部分的任务都还能按时完成,质量也勉强能过得去。

想要打造成一个专业的军事参谋团,沈同午算是合格的参谋长官,但是他手下却有不少人需要清理出去。

等这次演练结束,就是人事大调动的时候了……

刘继业如此想着,也不打算插手沈同午的工作于是看着他向一干参谋吩咐任务,完了等重新离开会议室了,这才拉着沈同午一道去食堂吃晚饭。

天色已暗,走在碎石路上,刘继业边迈动步伐一边说道:“有件事情我想与圣逸商量。”

“文鹿请说?”

“这段时间,我们第十七协的炮兵队还有直属炮兵营都齐备了……两个标下面的两个炮兵队共12门炮,再加上协直属炮兵营的16门话,就是28门炮了。”

提到炮兵的齐备,沈同午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对这件事情感到很开心。

“正好文鹿你提出来了,我也打算就新多出来的炮,对我们全协的炮兵的训练进行调整、还要多搞几次实弹演习……”沈同午对自己的计划滔滔不绝,一路走到食堂内,直到饭菜上桌了才算说完。

夹了口菜,刘继业耐心地听完了沈同午的唠叨,知道自己的这个正参谋官平常话很少,但是对感兴趣的话题却能够一讲三个小时不带停。

“就是这个炮兵训练……我要与你商量的。”

“对对,文鹿你说!”沈同午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刚才兴致上来后,直接就打断了对方的说话,此刻脸上带着歉意。

“圣逸知道,我去过满洲战场,切实感受过工业战争、数十万人之厮杀。”虽然刘继业实际上并没有在正面战场待过多长时间,而是主要活动在战线背后,但是这时为了增加说服力,自然是进行了适当的夸张。

沈同午点了点头,专注地看着刘继业。

“而战后总结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为什么俄军在所有战役中,在兵力上和炮的数量上都占据优势,可每次在局部战斗中,日军的火力却比俄军更猛烈?”

“比如奉天会战,二十八万日军拥有火炮一千一百门,而三十五万俄军则有火炮一千六百多门。但是日军为何却能够在发起进攻时投入更多的火力、并在更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成功发动步兵冲锋?”

“文鹿是说……集中火炮?”沈同午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没错。在大战时候,将原本分散在各标、各协的火炮集中起来,以镇乃至军为单位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如此集中炮火就能够在局部形成绝


状态提示:211.第211章 外乡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