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国士>770.第770章 狂生
朝科举实行的是南北榜制度,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分开参加科举考试,分别录取。

这是因为,南方文风鼎盛,如江浙地区的一个小县,出他几百个秀才举人,每期考几个进士都不是什么怪事。比如在这泰州,小小的一个州府,有明一朝就出了两个内阁阁老,两个尚书,至于进士,起码三位数。

至于北方,因为地方贫瘠,读书的人不多。,

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没有实行分榜制度,每次会试,不但状元、榜眼、探花,就连二甲、三甲也几乎被南方士子给包圆了。弄得皇帝一上朝,满目都是南方人,满耳都是吴俣软语。

朝政几乎完全被南方人把持,政治生态变得极不平衡。

到最后,朱元璋才发现问题有点严重。就将北方和南方士子分开考试,南北两榜的录取名额也完全一样。

实行了两百多年之后,朝中的南方北方人才各占一半。

如此一来,南方的科举考试因为名额有限,竞争特别激烈,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算你才高八斗,上了考场,也没有丝毫必中的把握。比如冒辟疆这样的大才子,一连参加了六次会试,竟次次名落孙山。

至于北方地区,会师乡试这两个考场且不说。再西北如甘肃、宁夏这样的地区,童子试的时候,能够凑够考生就算是不错的了,只要你读过几年书,一进考场,秀才功名基本就算是到手了。所以,在南方士子看来,北方读书人的功名水分极大,根本就做不得准。

所以听到那人问,众书生都夸张地笑起来。

孙元感觉自己叫傅山过来,好象是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

好在傅山不以为意,面上还带着恬淡的笑容。

但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傅青主从容不起来。

接着,就有书生开始问傅山是那一年的秀才。

然后,各书生故意开始排资论辈,论定座次,这也是士林和官场上文官系统的惯例。

余怀是举人,中举早,年纪也大,自然坐在上首孙元身边。接着,又是两个举人坐在孙元另一边。

剩下的秀才又开始以哪一年过童子试为标准,接着又分地域,如此一来,硬生生将大名士傅青主挤到后后面。

傅山发作不得,只得闷闷地坐在一边,也懒得再同其他书生说话,一个人抬头望天,眼神涣散。

自己手下首席幕僚受了这种酸气,孙元心中也恼了。可书生们根本就不给他发作的机会,一上桌就自顾着吃酒聊天,谈诗论道,倒将孙元这个地主晾到一边。

孙元没有办法,只得一杯接一杯地吃闷酒。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竟是醉了。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顿饭吃完,书生们满面红光地站起身来,扬长而去。

最叫孙元气愤的时候,余怀最后补充一句:“满桌珍馐美味,皆是民脂民膏。国事如此,将军不思为国效力,却酒池肉林,奢靡****,某深为不齿。”

“如今,神京陆沉,陷于胡奴之手,一想到这里,老夫就泪湿粘巾,食不知味。”说着,他悲怆地长啸一声,眼泪滚滚而下:“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当真是长歌当哭了。

……

孙元满心腻味,气得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什么满桌珍馐美味,皆是民脂民膏,什么酒池肉林,刚才你余淡心吃肉吃酒的时候怎么不说。饭饱酒足,却来恶心人?

……

“将军一向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今日胸怀为何如此宽广啊?”等到一众狂生离开,傅山突然恢复正常,似笑非笑地问。

孙元负气道:“还能怎么样,这群混帐东西,杀又杀不得,打又打不得,留下来又烫手。某惹不起,只能礼送出境……有求于人,还如此狂悖,什么玩意儿!”

“此事有些叫人窝火,关键是人家得了你的便宜,还不承情。这南方的士风,实在不怎么样啊!”傅山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道:“不过,通过这事,


状态提示:770.第770章 狂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