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第两百二十一章 谋变(下)
既可单发射击又可象穿线珍珠般连续发射的弓弩,嘿,还是叫连珠弩比较符合实际……”

话还未说完,众人无不瞪大了眼睛看向马钧和太史慈,觉得这事情听起来匪夷所思。连续十发打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怎么可能?

只有诸葛瑾蓦地抬头看向站在自己前面的弟弟诸葛亮,目光中露出奇怪的神情,诸葛亮也是沉默不语。

太史慈马上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笑着抚摸着诸葛亮的头道:“你好像有什么意见,不妨说来听听。”

诸葛亮毕竟年幼,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回过头去看了看诸葛瑾,看到自己的兄长坚定的点了点头,知道是鼓励自己说,于是边拿眼睛看着边对太史慈和马钧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主上和马先生说的那种连环弩我小的时候做过,不过很麻烦,还很容易坏,而且时灵时不灵的……”

一句话未说完,马钧眼中涌出狂喜,站起身来大声道:“竟然有这等事情!你快告诉我你是如何解决一弦连动数回,连环发射弩箭的!”

那嗓门大得差点把房顶都掀了起来。

诸葛亮吓了一跳,就看见马钧大踏步地向诸葛亮走来,还从怀里掏出了许多被折叠地窝窝囊囊不像样子的黄纸。

直接就递到还在目瞪口呆的诸葛亮面前,一样一样地打开,上面画着些乱七八糟、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弓弩的模样。

太史慈早就被马钧挤到了一边,却看得心中温暖,这才是马钧:性情中人,书生本色。

诸葛亮这才明白这位马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是深爱此道,连忙头不抬眼不睁的和马钧比划起来,两个人早就忘记现在会议的主题思想。

太史慈阻止了满脸不悦的王豹对两人行为的呵斥,看看马钧,又看看诸葛亮,有一种啼笑皆非、荒谬绝伦的感觉。

这两个人原本应该是敌人的,尤其是在弓弩发明上的对决颇值得人玩味。

历史上的“损益连弩”当然是诸葛亮发明的,这种象机关枪一样的神奇弓弩失传已久,不过在后世已经被人还原出来,可以一次连续发射十次青铜制成的弩箭,杀伤力极大。

“损益连弩”可以说是平原作战时所有兵种的克星。只要想一想那连绵不断的箭雨,那简直就等于令弓弩兵在他的射程内以一当十。

不过这种东西还是有局限性的,第一个就是因为连发的原因使得“损益连弩”杀伤力和射程都有限,无法象其他强弩可以及远,当然他的连发弥补了这个缺点。还有就是这时代那皮质的铠甲,其实对“损益连弩”的防御效果并不大。

马钧却与此同时发明了守城的弓弩利器——火箭。即令以诸葛亮的智慧和本领仍然对这种东西无可奈何。

说来可笑,一说到攻城,这个“损益连弩”的作用也远不如现在青州正规军普遍使用的射程超员的狙杀弩,当然要是持有“损益连弩”的士兵爬上城墙的话,对于控制墙头还是很有帮助的。

反倒是马钧口出狂言,说自己可以令“损益连弩”一次发射五十支弩箭。

这当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这种弩箭的原理已经被诸葛亮阐释出来了,马钧要做的不过是改良而异。而且马钧最后放弃了自己这种改良,原因很简单,连发五十支弩箭射程和瞄准以及负重都成问题。

其实无论是对于“损益连弩”还是火箭,太史慈都不会蠢到以为利用一种武器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狂妄地步,多兵种的合理运用才是求胜之道。

投石器、床弩、神臂弓、狙杀弩、三眼手弩、再加上可以发明出来的“损益连弩”,这些射程不同的远程武器一旦利用有效,那威力将会是无比巨大的,至少“损益连弩”对突发的敌情有着很强的针对能力,他的类似于后世机枪的火力压制敌人近距离冲击的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要不太史慈发明急这东西干什么?

但其实最令人头疼的还是“损益连弩”的生产工艺问题,这其中牵涉到统一生产标准,生产缓慢也许可以容忍,但因为质量良莠不齐而令“损益连


状态提示:第两百二十一章 谋变(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