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阳光照进了金殿之内,但是,却赶不走一片肃杀之气。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阵阵的血腥气味。

梅旒显然是最高兴的一个,他以一个得胜者的意得志满之态,撇着嘴,跛着脚,用满是挑衅的目光看着满朝文武,如果不是看到明睿帝阴沉着脸,梅旒几乎就要开怀大笑,放开喉咙吼上一吼了。

明睿帝疲惫的挥了挥手,方公公冲着大臣们喊道:“退朝”,百官们依旧如往常一般鱼贯着退了出去,所不同的就是脚步比以往都快了许多,出得门去,也没有了以往的寒暄交流,各自闷着头脚步匆匆的奔向宫门外而去。

除掉了护国公跟镇国将军,明睿帝却没感到应有的轻松愉悦,心情却感到有些压抑,隐隐的有一种不安在心头浮现,他重重地叹气道:“方福,朕是不是老啦?”,

方公公赶忙跪倒:“启禀皇上,老奴觉得您正值春秋盛年,不老”。

明睿帝没在说什么,只是眯着眼睛看着方公公满头花白的头发出神。明睿帝这个帝位不仅得之不易,同时也不太光彩,因此,在他登基之后,原先服侍他的人都换了个遍,方公公就是那个时候来的,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朕在这皇位上已经三十年了。明睿帝的思绪又飘到了多年前,回想到当时自己所受到的种种屈辱,想到自己如何的不甘心,想到自己如何的步步为营,想到自己如何的费尽心机,自己这一路走来,踩着累累白骨,趟着鲜血汇成的河流,一步步走上了皇权之路,坐上了高不可攀的龙椅。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至高无上的帝王。

明睿帝放在御书案上的手不禁攥成了拳头,皱紧的眉头却舒缓开来。他沉着声音问道:“昌平侯来了没有?”,

方公公赶紧回答道:“启禀皇上,昌平侯跟梅……大人已经来了一会了,正在门外候着呢”,

“宣他们进来吧”,明睿帝似乎并没有在意方公公的语气,摆了摆手吩咐道。

方公公应了一声,急忙站起身向外间走去,没一会的功夫,外面就想起了轻微的脚步声,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个人。

“启禀皇上,昌平侯,梅大人来了”,方公公轻声说道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昌平侯在前,梅旒在后,二人跪倒在地口中说道。

明睿帝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摆了摆手。

最近一段时间,昌平侯跟梅旒,因此,方公公完全能够领会皇上的意图,他引着二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后躬身轻轻地退了出去。

昌平侯对着方公公轻轻颌首,以示谢意。梅旒则恨恨的瞪着眼睛,看着方公公离去的背影,似乎要吃人一般。

梅旒对方公公的恨意由来已久,起因却很简单。方公公每次看到梅旒,总是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梅大人”,而不是随着大多数人喊他一声“国舅爷”。

在梅旒的认知里,国舅爷那可是当今皇上的小舅子,是地道的皇亲国戚,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在整个大辉朝,是可以横着走的。

自从梅妃进宫,宠冠三宫六院,梅旒更是觉得身价倍增,整日的吆五喝六,不可一世。

可是,自从被李鹜那一帮无数次很惨的修理过之后,梅旒渐渐地认识到了他这辈子怕是也无法融入到那些世家子弟们当中去。

这世上就有那么一种人,在对手极其强大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努力提升自己,赶超对手,而是要千方百计的使尽各种手段置对手于死地,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己私欲。

梅旒正是这样一种人,在他的思维里,李鹜那一帮世家少爷们与他绝对是冰火不同炉,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他在睡梦中大概都是在咬牙切齿的琢磨着如何才能置对手于死地,尤其是李鹜,更是让他又恨又怕。

前几年李鹜远离京城,大德、胖威又在西北军中,其他人也都各自有了家庭事业,不在是玩儿闹了。

那几年对梅旒来说,简直就是春风得意,虽然跛着一条腿,却一点没影响到他耀武扬威,欺男霸女,京城的百姓对他是恨之入骨,却惧于权势,敢


状态提示:103恶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