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404节: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
仗是小事,这做人么,是要真的好好想想的!”

……

……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晨。

天一亮,京城四郊的菜农就打丰台一带过来,还有卖柴火的,卖各种土物的,附近几个县做买卖的,昨个儿没赶上进城的骆驼客们,还有南上从漕运路线过来的商人,伙计们,还有进京游学等下一界科举的举子们秀才们……这座京城,在当时是不折不扣的政治乃至经济的中心……毕竟在商业上,北京的购买力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哪怕是当时十分繁富的南京或是苏州,松江,都是差的老远。

一座城池,有几十万达官贵人和勋戚,还有依赖皇室为生的太监集团,宫人,再加上有钱的僧道黄冠,大量的驻军和统领军队的武官集团,加上普通的市民百姓,商人,还有大量的贫民和流民,整座城池,正常年景的人口就是在一百五十万人以上!

在当时而言,这座城池无疑是地球上最雄伟壮阔,最繁华和人口最密集的超大城市之一。虽然它不如盛唐时的长安在历史上的地位,而且本时代已经有欧洲的城市正在赶上来,很快甚至在各方面都超过它,但毫无疑问,这座城市仍然是本时代最雄伟最光荣的城池之一!

在清晨时分,大量的城外居民开始往城内涌入,而城中有不少人出是从各城的城门涌出来,往南方的,无非是外城从永定门走,往内城,就得从东便门进崇文门。

今年夏天,皇帝宣布征加关税,包括崇文门在内的天下八关都加征了商民的税额额度,相对于前朝两宋或是蒙元,或是后世的清朝,明朝的商税经过几次加征仍然是在很低的额度上,整个数额,八个关卡的商税只是在二十万两左右。

这个数字,清朝一个税关就完暴了它。

但在当时,士大夫的笔下就是记录着皇帝的重征和残暴,说是“商民益疲”,这自然是以屁股立场来说的话了。

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是从东便门里涌入涌出,进城的多,出城的少一些,守备的是京营兵马,一看到进来的以城外居民及北边来的骆驼客为多,南来的士子商民少,顿时便是有人大发议论:“听说没有,漕运叫人给堵啦。”

“听说了,消息一到京,白米从三钱一石立刻涨了一钱上去,我家那口子悔死了,说是没趁着低价多买一些。”

“上回是张献忠打了左良玉,京里物价涨了一成半,湖广一带不保,米就保不齐不够吃……湖广熟,天下足么,这两湖现在是专出米的地方,这好地方,眼看也得叫人给糟蹋喽。”

“你说咱们京营不打仗也就得了,这些地方军镇都干什么使的,一打就是一准的败仗,活活能气死我!”

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当时的天津卫民风可还是十分淳朴,没有后世的那些嘴皮子功夫,这话说的,非得淮军入驻,给天津卫带来不同的风俗文化,生生扭了口音之后的事了。

但京油子这话,放在这会也是毫无压力,说话的这些禁军大爷,一个个都是呵欠连天,站都站不稳的模样,早晨起来开个城门对他们都是件苦差事了,但这也不妨着这些禁军大爷抱怨连天。

最近湖广张献忠连败官兵,确实如这些禁军所说的,南方漕粮现在大部份都仰赖湖广,特别是江南一带都可能到湖广买粮,一旦战火扩大,物价腾贵是必然的事。

打仗对他们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只有东虏入侵京营才会上城墙,但物价就关系到每一个人人了。

湖广吃败仗,山东的李青山又造反,截断漕运,这事儿成了一桩大事,京师到百姓这个阶层都是议论纷纷了。

一旦漕运隔绝超过数月以上,京师里粮价到十倍以上,到几两一石也不是稀奇的事。到那时,七成的人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人心惶惑,自是不在话下。

南来的客商和士子们数量变小,已经是漕运隔绝的明显标志。

守门禁军的话,很快也是如石子投在池中,激起一圈圈的涟漪,很多京城内外的百姓都是开始议论和抱怨


状态提示:第1404节: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