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情天恨海鸳鸯梦>出殡(二〕(174)

至于那只鹌鹑,也不知是不是柳杏梅喂饱后放飞的那一只?世上的事有偶然也有必然,究竟是与不是,也未可知!

钱二黑看到了这里,就忍不住笑道:“这真是煮熟了的鸭子,到了嘴边还是给飞了!”

赵敏笛说:“忘记带枪了,不然说不定还能捎带着打到野物呢!”

冯勉忽然指向远处说:“快看,那里在冒烟,像是有人在拢火。”

姚威说”

他所指的地方,正是“幽灵塔”和“地狱谷”的地方,那里正有一缕淡淡的青烟缭绕着升腾而起。

荣凡辉说:“不用去看了,他们已经来了。”

四个人一回头,果然就见远处出现了一头驴拉着一口大棺材在茫茫皑皑的深厚积雪里迤逦前进,出殡的人们行动缓慢,步履艰难,在运行不便的地方还得用人来帮着拉。在他们五个人的眼中,那是在这幅画卷里无疑是增添的流动场景,恰似画家无意中打翻了的墨汁泼洒而出的另一番景致。

那一行人等正是延着这五个人踩踏出来十条足迹逶迤而来。

灵幡和花圈在茫茫积雪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光彩绚丽,似乎有些从容和悲壮的感觉!

被抛向了空中的纸钱缤纷飞舞成了蝴蝶的模样,悲怨与伤痛以及失落的表情爬上了每个人的脸庞,化作无声的泪滴溅进已是疲惫的心里。

灵幡又称引魂幡,招魂幡,为亡人引路去西方极乐世界。

怎样从灵幡上区分出所故之人是男是女?

在灵幡中间和两边的飘带最下边来区分。

要求是:男剪箭头,女剪凹。男的在最下边剪五个箭头;女的在最下边剪出五个豁口。

灵幡中间飘带的中间,要“男剪圆形、女剪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男剪十三个圆形,女剪十四个方形。男单女双。

比如故父名叫陶其盛,终年四十三岁,可写成:“世故显考陶公讳其盛之引魂幡”。幡字必须落到生字上。

灵幡两边飘带所写的字,最后一个字必须占上生字。比如下边这个灵幡的飘带:

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玉女送西方驾鹤西游。

上一联“金童前引路乘龙东去”是九个字,从金字起“生旺墓绝”念到最后那个字使占上“生”。用此法差下联,最后占生字。

灵幡中间的飘带所写最后一个字,要求男占生女占旺。如果姓名是两字,就在“引魂幡”三字中间加个宝字,“既引魂保幡”女占旺妨此。

在人们簇拥着驴拉着爬犁上的那口特大号棺材走出陶家院子时,土街上也站满了男女老少,他们绝大多数人不是抱着看热闹心态来的,而是想目送陶其盛一程。男的泪眼婆娑,女的潸然而泣,在有些紧张忐忑的孩子们那单纯的瞳孔里竟然也是一片迷惘。由此可见的是,一个好人在人们心里的份量了!

封棺时,四角的需四锨土,由儿女及死者的亲戚朋友,在棺材四周撒一圈。为亲人捧土封棺,封棺后,别人才能用锨挖土埋坟直到结束。

在东北地区殡葬习俗很多,简短截说,在将棺木埋好后,陶振坤和柳杏梅跪在地上哭的是惊天动地,尤其是陶振坤,那真是死去活来,来自撕心裂肺的悲痛!

这真是:人吃土欢天喜地,土吃人叫哭连天!

有人说: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人都是双层父母,爹娘,岳父岳母,公婆,在他们健在的时候,儿女及媳妇和女婿都能尽份诚挚孝心,那么当不在了后也会减少一份愧疚的。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的嘴里常挂着一句话:闺女哭是真心真意;女婿哭不如青草驴放个屁。又有一说则是:丈母娘疼女婿,一顿一个大母鸡;女婿疼丈母娘,一顿一根棒子瓤。那个时候的年纪虽然小,但也懂得这都是当作取笑别人而说的。现在的人们,好像是都把这话给忘记了。之所以写下来,就是为了提醒和回忆。)

至于净宅一说,是死者死在家中,需除殃净宅,免去污秽以保证活人的安康。这是出殡之后风水先生会让一个家人负责打开所有的六窗,风水先生会用五谷粮扔打殃处,同时嘴里要念“洒五谷粮咒”,还有“净宅护身咒”。

陶其盛是自己


状态提示:出殡(二〕(17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