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汉末圣人>第280章 代汉者,圣人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从白马关往南,没多久便到了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

雒县后世没什么名气,但此时是益州刺史所在地,也相当于州治所。一直到刘焉时期,益州治所先迁绵竹,又迁成都,雒县才失去了益州核心城市的地位。不过雒县在成都北面,紧邻白马关,因此一直是成都的北面屏障。

刘备入川之时,庞统就死于此地。

不过曹昂对雒县的兴趣不在其貌,而在其人。

雒县城内,有蜀中三大家之一的任安,这才是曹昂特意在雒县停留的原因。

任安的名气,在天下并不是太大,但此人特殊在他既是经学家,又是谶纬家。蜀中多好谶纬、占卜、巫道之事,杨厚便是其中的翘楚人物。而董扶、任安、周舒俱是杨厚弟子,也是历史上蜀汉学术奠基人。

董扶此时在朝廷做侍中,曹昂也曾拜访过其人。

董扶虽然是个性情中人,但对于曹昂关心的“益州有天子气”之事,并不肯直言相说,多语焉不详,让曹昂无法一窥此事的全貌。

曹昂本来对于谶纬之学是不屑一顾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社会风气如此,经学、谶纬学不分家,世人多重此道,曹昂亦不可忽视。

而曹昂来拜访任安,与其说是求教,不如说希望借此事在益州文化圈扬名。毕竟直接和益州领袖级别的学者坐而论道,就算阿猫阿狗,这逼格也会上去。

讨论群563743675

曹昂将大队人马留在城外,自带数人入城。

任安家境一般,其住处也较为寒酸。不过任安家中,来往士子并不少,倒是有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觉。

曹昂让曹青送上拜帖,没过多久,任安便亲自出来相迎。

此时任安已年过花甲,对曹昂如此礼重,颇引得周围之人侧目。

“老朽见过海陵侯!”

“末学小子昂,拜见任公。”

曹昂在任安面前,自不会摆官威,当着众人的面,姿态谦卑地对任安行了一礼。

这让任安很高兴,毕竟小人物的尊敬,不值一提,可大人物的礼遇,却又是很多人向往的东西。

曹昂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亦是个上位者。

任安引着曹昂入了府上,其门下一些学生作陪。

首发:塔-读小说

大多数人曹昂都没听说过,只有杜微、何宗等寥寥几人的名字相熟。还有一个不算任安弟子的秦宓。

曹昂也清楚,能被自己记得的,必然也是个人物,任安门下成材率,也不算低了。

堂上只有曹昂和任安二人相谈,众人只是聆听。

寒暄过后,双方便探讨起经学来,这也是文化人必聊的问题。平日里大家论经,曹昂多是不发言的,不过今日曹昂为了将自己在益州的名气一炮打响,自是要使出浑身解数,来惊服这些人。

所以曹昂虽然打着请教的名义,但并不是光听任安说,而是不时的出言询问,表述自己的看法,甚至是提出异议,和任安进行辩论。

曹昂也参加过几次太学辩经,丝毫不缺对大场面的把控。

至于经学内容,让曹昂做个学者自是不行,但用来打个嘴炮,还是手到擒来的。

倒是任安和其一众弟子,没想到曹昂小小年纪,如此通晓经学,俱是收了轻视之心,郑重待之。

双方论了一个多时辰的经,任安将经学和谶讳之学结合起来讲述,让曹昂受益匪浅,颇有所悟。

而曹昂眼看机会难得,便故意言道:“昔日听董公私下言‘益州有天子气’,小子颇感兴趣,只恨不解其意。今日见任公,知任公是董公师弟,不知任公能否给小子解惑?”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任安与众弟子一听,颇为惊愕,毕竟曹昂问得这个问题着实让人有些难以开口。

换了别的朝代,曹昂这话是要杀头的,但在东汉,只能算唠闲嗑。

其实汉末并不忌讳什么“天子气”、“代汉者”之类的话,毕竟在东汉,谶讳之学本事就是经学的一部分,属于官学。东汉统治者一开始就利


状态提示:第280章 代汉者,圣人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