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我在现代留过学>第583章 和尚也得讲政治

第583章和尚也得讲政治

元祐元年八月已丑(初四),开宝寺,铁塔之上。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将金总持从手中的经文世界唤醒。

“主持……”门外传来一个僧人的声音。

金总持只好放下手中的梵文经书,说道:“惠印吗?进来说话吧。”

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推开了门,走了进来,到金总持面前,双手合十一拜:“主持,方才开封府僧录司送来了牒告。”

金总持眯起眼睛。

“愿成大师,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杨文元,以‘聚众宣淫,伤风败俗’、‘传习邪法’、‘妄议朝政’等罪名,褫夺御赐紫衣袈裟,刺配雷州……”

金总持听着,忍不住合十叹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惠印僧却是很不服气:“国朝以来,还未有御赐紫衣的高僧,获罪定刑!”

“若开封府得逞,从此天下僧人祸事矣!”

“主持既为先帝拜为‘西天三藏法师’,为天下僧人之首,不可坐视不理,还请主持为愿成大师主持公道!”

御赐紫衣,一直以来,就是僧人的最高荣耀和身份象征。

一般来说,获赐紫衣的僧人,哪怕有罪,也是内部解决。

令其闭关思过,或者罚其不许出寺门。

了不起,命其圆寂而已。

还从未有紫衣高僧,被官府定罪、获刑。

更不要说,褫夺紫衣,刺配雷州了。

这哪里是在罚愿成?

这分明是在打天下僧人的脸!

金总持看着自己面前的僧人,叹了口气,问道:“贫僧如何给愿成主持公道?”

“上诉!”惠印僧抬起头,恶狠狠的说道:“还请主持,代愿成大师上诉至祠部、大理寺!”

金总持叹了口气,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向惠印。

祠部,隶属礼部,掌全国祀典、道释、祠庙、医药之政令,兼领医官磨勘、医生试补等事。

大理寺则是掌天下刑罚复核的部门。

上诉到祠部和大理寺,就意味着这官司要打到御前。

但问题是……

现在开封府是谁在亲领?

当朝天子啊!

你还上诉?

不怕激怒天子,再掀起一次法难?

但,这个事情,是绝不能捅破的。

金总持只好说道:“明日,官家循例亲幸开封府,届时,贫僧前往拜谒,若能有幸拜见天颜,或许能在御前,为愿成伸冤!”

愿成僧是被冤枉的吗?

是,也不是!

官字两张嘴,揉圆搓扁,人家都有理。

金总持心中明白,愿成僧这是撞在了刀口上。

官府就是要拿着他来祭旗,立威。

就是,不大清楚,到底是宫里面的意思,还是朝中贵人的意思。

但,无论是那个原因,直接上诉到祠部和大理寺,肯定不行。

在大宋,哪怕是念经,也得讲政治!

不讲政治的结果是什么?

元丰改制,直接罢去了传统的首相兼任译经润文使的差遣!

译经院和传法院,从直接向首相汇报,变成了现在对礼部、秘书省汇报。

自那以后,金总持就顿悟了。

在大宋,想要做好弘法、传法的事业。

就必须讲政治!

所以,他一直在积极建立自己的人脉,和宰执、待制大臣们,保持密切往来。

惠印听着,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垂下头去:“有劳主持了。”

惠印正要拜辞,门外的楼梯,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和惠印年纪差不多大的僧人,慌慌张张的跑上来。

“大事不好了!主持!”

这僧人一路来到金总持面前,看了一眼惠印,就说道:“刚刚开封府查封了觉照寺!”

这下子,金总持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就站起身来,问道:“为何?”

“听说是有人状告觉照寺,未能按照约定,妥善照顾其祖坟,致使其祖坟被盗……开封府于是下了命令,以‘保明行止’的条贯,查封寺产,收押僧人。”

金总持听得头皮发麻,连忙


状态提示:第583章 和尚也得讲政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