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大教皇>245徐州易主
这个同门师弟非林中之物,为免刘备将来在他背后捅刀子,跟他争夺幽州,巴不得刘备和两个结义兄弟离幽州远点。正想不到法子将刘备驱离,却不曾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刘备竟自己找上门来。

公孙瓒遂了心愿,焉能不喜。恰巧此时栾奕应诺的第一批资财全部到位,他这会儿正财大气粗,大手一挥,索性将新征得的3000人马全数白送给刘备。

可怜栾奕打死也不会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支援公孙瓒的物资,最终却落在了宿敌刘备的手里,并以此为基础开辟了一片天空。

刘备抵达徐州时,徐州境内黄巾之乱如火如荼,反者足有5万多人,将沛县、灵璧、彭城和州治下邳围了个水泄不通。陶谦多次领兵与战,可黄巾贼首管亥实在勇武,连斩数员徐州将领,直杀的徐州兵心惊胆寒,士气低落,屡战屡败。

得知这一军报,刘备果断选择避黄巾贼之锋芒,先攻围困沛县、灵璧之小股反贼,搓反贼锐气,震自家军威。

连打数仗,在于禁和徐晃两员上将带领下,3000穿着栾家工厂生产的坚固铠甲、锋利长矛的新军胜绩不断。沛县、灵璧先后解围,斩杀反贼4000余人,俘获近万。官军低落的士气瞬时从谷底攀升上来。

刘备见军心可用,遂既引领大军与管亥在下邳城外50处决战。

本来,管亥手下的兵卒数量要比刘备多上许多,要是强行厮杀,黄巾军稳稳站着上风。可管亥这厮近段时间未尝败绩,心中竟起了孤傲之心,大有一副天下勇者舍我其谁的架势。

于是乎,在大战起始的第一时间就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竟亲自上前骂起阵来。

刘备当即派徐晃出阵迎敌。

徐晃得令,提着宣花大斧策马杀出,仅用五个回合便将管亥砍在马下。

管亥一死,黄巾反贼群龙无首,乱成一团。

刘备令旗一挥,官兵尽出,趁势掩杀,打的数万黄巾贼抱头鼠窜。

是役,刘备大胜,未损多少人马却俘获上万反贼。

徐州黄巾之乱就此平息。

战后,徐州刺史陶谦大喜过往,将刘备引进城中赴宴,并邀请刘备入主沛县(既小沛),为他镇守徐州门户,北御栾奕。

刘备欣欣然从其言。

然而,刘备乃是野心勃勃的英雄,又哪里会甘心做陶谦的看门狗。可怎奈陶谦治理徐州二十余载,根深蒂固,同时下邳、彭城诸镇城高关深,易守难攻,实在想不出夺下徐州的万全之策。

冥思苦想之际,沛县相,徐州名士陈珪携爱子登找上了门。父子二人先夸奖刘备一番英明神武、能征善战之类的言辞,随即表示陶谦无能之辈连黄巾叛贼都平定不了,又如何能与北方栾奕较量?这样庸碌之才根本没资格去坐徐州的中堂,相较而言玄德公这样的英雄才该是徐州的正主。

随后,陈珪父子跪地向刘备效忠,信誓旦旦表示愿意里应外合,助刘备入主徐州。

刘备闻言大喜,与父子二人谋划一番,依机行事,于五日后尽提小沛兵马趁夜奔往徐州州治下邳。

陈珪父子果未食言,于三更时分偷开城门,将刘备兵马放进城中。

陶谦对此毫无防备,等搞清楚状况,下邳已被刘备攻陷。大军压境,将刺史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刘备亲提双股剑领兵杀进府来,见人便杀,并手刃陶谦,陶谦一家老小三百多口尽皆授首。

于禁、徐晃二人对于刘备屠杀陶谦全家的行为颇有怨言,徐晃更是直接质疑出声,问刘备,“陶恭祖厚道之人,此番我等来徐州相救,打败黄巾贼后,他不仅将沛县拱手相送,还按时供应一应粮草用度,从不拖欠。待我等宽厚至极。大哥不念其恩,抢了徐州还则罢了,毕竟若是陶恭祖继续把持徐州即便大哥不取,栾子奇早晚也能夺走徐州。与其将徐州拱手相让,不如交由大哥主持。可是大哥为何赶尽杀绝,非要灭陶恭祖全家?难道就不能给他一位闲职,让其聊度余生吗?”

见兄弟质疑自己,刘备眨巴眨巴眼,挤出几滴泪水,哭诉道:“二地


状态提示:245徐州易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