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龙旗>十七 帝师(上)
谨模样,“此文乃是学生和学生的多年知交,礼部的志锐侍郎一同撰写的,因学生的字较公颖为差,故在最后眷抄时还是借用了公颖的那支妙笔。”

翁同?的眼中霍得一跳――志锐?

他他拉?志锐,字公颖,满洲正红旗人,其祖父是曾任陕甘总督的裕泰,其父长敬曾任四川绥定府知府,叔长叙,曾为广州将军,而志锐自己也是满人中的一个异数,光绪六年时便已中了进士,随后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詹事,擢礼部右侍郎,俨然已是满人中的一颗政治新星。

志锐是文廷式的至交,这翁同?早已知晓,可这两个人只不过是一个礼部侍郎加一个尚不入流的翰林学士,又如何有这样的胆子敢来游说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去上书作那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莫非……

翁同?的身子陡然一震,后背上竟一下子渗出了冷汗来!

~~~~~~~~~~~~~~~~~~~~~

志锐是满人中的才子,而除了这一层,他还有另一层煊赫身份――国戚!

光绪十四年,志锐之叔,前户部右侍郎长叙家的一双姊妹花同被太后选入宫中为妃,是为珍、瑾二嫔。而其中的妹妹珍嫔姿容婉丽,赋性聪颖,又擅琴棋书画,颇得翁同?那个皇帝弟子的钟爱。

不过,珍嫔独占专宠,皇帝自然就冷落了那个身为太后侄女的皇后。更加上这位“珍主”不但头脑聪颖,胆子更是甚大――朝廷规制,嫔的例银每年200两,这位珍主自幼锦衣玉食,又时不时要赏赐宫中的太监,亏空日甚之余,竟想出了一个串通太监,卖官鬻爵的勾当,更曾为此事被太后责罚,加上皇后失宠,从此太后与珍嫔这对“婆媳”间可谓是嫌隙日深。

而且这位今年也不过16岁的珍嫔胆气甚豪,野心更大,更加上本朝已经有昔日的兰贵人今日的慈禧太后这个前例,难免让这个行事做派都和当年的兰贵人颇为相似的“珍主”起了些别样的心思――太后早就放出话来,一朝颐和园工程完工,她便将自此不问世事,专在园子里颐养天年……

翁同?又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文廷式――自己这个弟子今年已是三十五岁,但却是去年才高中殿试榜眼,但在此之前,这位生性狂放傲物的文人则是长叙家里的西席,专为长叙的两个女儿授业。而文廷式也正是靠这根裙带才经由皇帝提醒时任主考的翁同?简拔而出,并由天子钦点为了光绪十六年的殿试榜眼……

文廷式、国戚、珍嫔……如此看似互不相干的一干字眼在翁同?脑中飞快地窜在了一起,最后一起构成了一种恐怖的可能!

~~~~~~~~~~~~~~~~~~~~~

文廷式仍在安静的品茶,心中却已是成竹在胸!

当数日前志锐找他一起谋划此事时,他在惊骇之余却也隐隐的生出了一丝兴奋!

志锐是国戚,而他文廷式则也是皇帝钦点的天子门生,一言以蔽之,自打去年殿试高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和养心殿里那位九五之尊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可当今的皇帝,还算不上是真天子……

虽然志锐一直在此计谋的出处上闪烁其辞,但文廷式却确信,能想出这般以修园工而使太后得以颐养天年,皇帝得以执掌权柄的“两全之计”的,似乎也只有那么一位了!

只不过,修园子,就得拿银子!而既然涉及到了银子,那自然就绕不开自己的这位恩师了……

造访翁府之前,文廷式已经与志锐反复谋划过此事,与此事上已有定论――像这种弄钱的花样,最要紧的就是找题目,有了好题目,把眼前这位“师傅”说动了心,只须他点一点头,便不愁没有好文章!

――翁师傅同治四年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穆宗皇帝,十年之后,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当今,别的读书人最高的境界不过是殿试高中而为天子门生,但他翁师傅却有两个门生是天子!即便是当今太后,见了他也要称一声“师傅”而不名,有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一个户部尚书的身份,只


状态提示:十七 帝师(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