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龙旗>卷 四 英伦 节二 国策(下)
伊藤博文刚刚这番娓娓而谈。地确是洞悉时弊直透中窍。他凝望着不远处缨子刚刚走进地那间和室门缝中透出地幽幽灯火。仔细品味着伊藤博文地话语。感觉仿佛在咀嚼一枚千年橄榄。愈品量愈觉意味深长。

过了良久。才听见他喉咙里“咕隆”一声——那口清酒终于被咽了下去。而他地唇舌这也才得出空。徐徐说道:“若当真如此。那于日本地振兴地确大有裨益。那……阁下。你所说地为日本造一内外环境中地外指地又是什么?”

伊藤博文没有急着答话。而是信手拿起了桌上餐盘里一个烤好地海蚌。“这是清国。”。他用手指敲了敲海蚌。继续道:“而这蚌壳便是李鸿章地北洋海军和淮

他将蚌壳放下。又拿起了那柄转为吃海蚌用地小银锤。向西园寺公望晃了下。“这个则是日本。”。他随即握紧银锤对着那个海蚌用力地一敲。只听得一声清脆地碎裂声。看似坚固地蚌壳已经四分五裂。露出了海蚌里面鲜嫩地肉来。

“看懂地了?”。伊藤博文微笑着望向双眼一直一瞬不瞬地盯着他动作地西园寺公望。问道。而后者此时已是双目放光。但听到伊藤博文地问话。他却也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国从清国满载而归之日,也就是列强对清国豆剖瓜分之时。”,伊藤博文极为笃定的说道——这不是预测,而是断言!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西园寺公望那双不大的眼里闪烁着灼热的光芒,伊藤博文的用意他已经完全明了——自力行洋务以来,清国在李鸿章等一干洋务干将地主持修铁路、开矿山、建海军,在西方列强眼中已是一番中兴气象……

但,如果这个虚伪的“振兴”之象被日本海军的炮弹打破了呢?

“要作一个好渔翁,那阁下明年出任总理大臣后,还需要给自己选一个更出色的外相才行。”。西园寺公望盯着粉碎的蚌壳中那块在月色下泛着动人莹光的蚌肉。语气悠悠。

——要在列强瓜分中国之时能周旋其间,纵横捭阖以为日本于火中取栗还毫发无伤,那这个人必须是个长袖善舞的角色啊……

“只可惜青木如今已经去了英国,否则他便是个难得地好人选。”,几个月前,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在前往海参崴主持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工仪式时顺路访问日本,期间在大津遇刺受伤。而身为外相地青木周藏因此不得不黯然请辞,转任驻英公使。

而在西园寺公望心中。要运作一个如此之繁芜的外交棋局,这位能谙熟英、德两国语言,并曾留学海外。于外交上颇富干才的前任外相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青木去英国,是我的主张。”,伊藤博文若无其事的插了一句。

西园寺公望猛的抬头,却见伊藤博文面上已是一片从容。

“要与清国开战。英国的态度至关重要,没有一个能力可堪托付地人在驻英公使任上。实在无法让人安心。”,他长透了一口气的西园寺,突地一笑:“至于第二届伊藤内阁的外相。我这里已经有了一个更好地人选。”

“谁?”,西园寺公望几乎是下意识的追问道。

“他时争得生鹏翼,一举排云翔九天,伊藤博文答道。

“陆奥君?”,西园寺公望俯仰思之,叹道,“阁下,当年大久保君遇刺身亡,国内便有人说,从此开始便是伊藤的时代了。,今日一闻,果然是名不虚传。”

“陶庵,你莫要捧我了。”,伊藤博文微微一笑,旋即面色一冷,已是敛去了笑容,他随即道:“我若再度组阁,还要多多倚重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倚重我?”

伊藤博文自石墩子上起身,仍赤着双足,缓缓地在白沙上踱起步来。

“陶庵,我刚刚对你说过,数年内与清国开战,乃是因三大事由所致。这其一其二你都已知道了,但这其三……”,他猛地踅转身,目光凛冽的望向陆奥西园寺公望,口气一下子冷得象凝霜寒冰:“其实为地就是帝国的民气!”

“民气?”,西园寺公望微微一怔,脸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地


状态提示:卷 四 英伦 节二 国策(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