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隋宫烟云>175 第八十二章 乱麻 (上)
有那高保宁也趁机引兵进攻平州,明显是和突厥有默契的,看来我们得做好打持久硬仗的准备了!”

高颎却只是漠然地点点头,也不想过多表露自己的看法。黑牛皮矮靴踩过石砖路上清浅的水洼,脚印处激荡起湾湾波痕,他不经意间瞥到这个情景,漫不经心地应了句:“好在此前已经解除了南朝的威胁,否则现在定是无法专心应付突厥。”再一转目,顺着脚下的路向远方望去,一片淅淅雨雾的笼罩中,那些赶赴朝会的官员们匆匆而行的身影倒也无法看得真切。高颎一时讶然,那也正是自己往昔里的影子罢,他倏然将神思抽离出庙堂上的忧扰,冷冷旁观着一路上的情景,翣翣眼已到了大殿门口,便没有再作多想。

暗色的石砖路上幽幽地映射出群臣远去的身影,连绵数日的霏霏霪雨将沉寂了许久的石砖尽数冲刷洗涤。可能是走的人多了,难以计数的块块青石方砖早已褪去了昔日光芒,不知何时,砖面悄然爬满了斑驳的裂纹与沟壑,蜿蜒交织出密密麻麻的一张网,恍若掌心中镌刻着的繁杂掌纹。那一条条深浅纵横交错的纹路,将一些肮脏龌蹉的秘密永远深埋于宫城之渊,又似乎隐隐揭示着天机,让迷惘的世人通向一个更无妄的远方。

这条通往朝会大殿的路很长,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里是通往权力顶峰的唯一方向。泱泱华夏、朗朗乾坤,朝代的兴亡交替亘古如斯,但任凭王朝如何更迭,通向辉煌之路的大门,一代一代却都只向世族权贵们敞开来来往往、去留匆匆,而这千百臣子们究竟有多少是庞大帝国中真正的顶梁之人?隋朝初立意气风发,穹窿之下,那扇通向庙堂之巅的门好像微微地又敞开了一些,仿佛预示着将会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地涌向这条通天之路。只是不知,过了那门之后,究竟是一步踏入富贵繁华,还是坠坠跌进一座荒草幽幽,枯枝败叶的坟墓……

.

今日早朝的时间格外长,眼下已过了午时,商讨应对突厥之事总算告一段落。坐在高台上的杨坚环视着殿内众人,毫无要退朝的意思。面上不形于色的他,幽幽地抛出一句:“你们……还有其他事禀奏吗?”

皇帝的话回荡在偌大的殿堂中,一众官员面面相觑,四下寂静无声。杨坚轻咳一声,眼底猛地射出一道锐利寒光:“既然都没有话说,那么现在——朕有一事要宣布。”

就在这时,站在大殿前方的苏威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他窃窥了一眼宝座上的杨坚,稍加忖度,才道:“臣斗胆启奏!”

面露冷色的杨坚稍稍缓和了不悦的情绪,略偏过身子,侧耳道:“既然无畏有事禀奏,那么让你先说。”

苏威双手端执着象牙笏板,从容上奏道:“陛下命臣等制定的新律现已颁布施行,新的律令在田赋税役方面较前朝大为削减,百姓的负担可谓轻了。但臣认为现行的受田制度依旧于平民不公,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而百姓受田则严重不足。臣建议陛下减少功臣受田,以缓解此局面。”

苏威上奏的过程中,杨坚听得颇为称意,几次嘴角浅浅上翘,露出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但等苏威的话说完后,杨坚却是一言不发,一手托腮歪在御案前,使得整个人看起来略有一丝倦怠,不过他心里却是如明镜般透彻。

杨坚把目光撒向殿下,站在众臣最前方的高颎对上了他饱含深意的眼神,从皇帝那坚定的神情中读懂了圣意。高颎扯着嘴角对杨坚笑笑,君臣二人对这一番无言的交流皆心领神会,直到杨坚转移了视线,高颎才将头低下、颔首沉默。

不再看高颎,杨坚的眼神瞟向空中。因为心中了然,他也没有多想直接把这问题抛了出去:“卿等对此有何看法?”

“臣不同意苏纳言的看法。”老迈的王谊锁眉瞪眼,迫不及待地站出列来第一个回话,口中振振有词:“我朝文武百官皆为历代勋贤,如此才被赏赐爵土,削了他们的爵土,实在不可行。如臣所虑,正恐朝中大臣的功德无法得到表彰,哪里还有心思担心平民的


状态提示:175 第八十二章 乱麻 (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