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五十七章 【盛家的蛋糕】

1911年1月29日清晨,长江江面的薄雾尚未散去,一条条汽船、划子、驳船、帆船就从雾气中钻出来,纷纷靠拢南(西)岸。

一身紧扎披挂,胸前挂着双筒望远镜,背包上横着一杆步枪,手里攥着一把左轮的黄楚楠抢先跳下船,不住催促着部下:“快,快,一营,目标石灰窑镇,快!二营和标本队跟我走!三营,去铁山!炮营,次序下船。”

“站住!哪部分的?”驻守此地的是援鄂赣军一队约百余人,见到江面的动静后就有十余人赶到江边,堪堪拦住一营。

一营管带姚璟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纸在对方面前晃了一下,大声道:“奉民**政府大元帅令,鄂军第九镇第三十四混成标接管此地防务,实施军事管制,所有驻军皆受标司令部节制!”

“我部没有接到(江西)都督府命令!”

姚璟一挥手道:“奉标统命令,如有不服从节制者,解除武装,礼送出境!”部下得了号令,呈扇形围上去,不由分说的捆人缴械了事。赣军十几个人哪敢在七百余人面前逞强,纷纷束手就擒。

总指挥突然命令三十四标和炮二营开拔黄州,在路上又下达去大冶铁矿的更正命令,要求三十四标必须在29日正午以前切实控制整个大冶铁矿。黄楚楠、姚璟、周信昌等人都不理解为何如此紧急,又为何限定时间在29日正午之前?而何向东不便出口的考虑是,孙中山就快当临时大总统了,具体是哪天呢?不记得,趁着黎元洪的大元帅令还有效,那就越快越好。

混成第三十四标好似三支利箭般迅速行动,很快就控制住局面,并以实施军事戒严为名,“礼送非矿籍中外人士出境”,其中包括日本八幡制铁的派驻代表崛口荣一及其随从三十多人。

晌午时分,移驻黄州的何向东接到南(西)岸的无线电报——“矿区在手”,立即向武昌都督府发了一封电报,随即带着程灏功、裘三升及护卫数人乘船逆水西去武昌;司令部参谋张少雄则奉命东下上海,再搭船去日本,明面上是国内停战议和,士官预科生无用武之地,当去日本完成学业,实际上是奉命调查盛氏家族在日人员情况。

经过发动募资和与黄州籍汉冶萍股东交流,何向东总算弄清楚汉冶萍早就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盛宣怀家族及其亲信掌握了汉冶萍大半股权,是汉冶萍的实际掌握者。而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截至辛亥爆发前,总计投入3200万两白银,其中1000万两为商股,约2200万两为债务,掌握在日商手中的债务约为1400万两。1906年,日商要求以债入股,被担心日本人控制汉冶萍的袁世凯拒绝。

到得1911年,辛亥革命了,孙中山快当临时大总统了,何向东对汉冶萍反而更加担心。

盛宣怀此时在哪里?按照此时习惯,革命党失败多半跑到日本避难,革命党成功,跑路的就是引发保路风潮的红顶商人了,首选多半还是日本。

如果盛宣怀人在日本,那就会受到日本商人和政府的压力,极有可能在利益诱惑和压力下出卖股权。当然,如此重要的工业企业要出卖股权,又牵扯到股东的利益,必然要通过股东大会和政府许可。股东大会,由程灏功率黄州募资同业会去运作;政府方面自然由何向东负责,他对同盟会和孙中山的态度有些拿不准,。所以,先一步派兵驻守,再一步就是亲去武汉拜会黎元洪,请以大元帅令彻查汉冶萍账目,审查以盛宣怀为首的经营管理人员有否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如有,那就好办了!

何向东觉得,自己只要说动黎元洪查汉冶萍的账目,就是稳操胜券。

12月29日,昨天还是大元帅,今天又是鄂军都督的黎元洪也不声张,悄悄派人接了麾下得力战将何向东,在凤凰山炮台会面,仅让几个亲信参与其中,有督府秘书长饶汉祥、高级参议金永炎、赵钟奇、夏寿康,甘绩熙率部警卫。

入座寒暄一会儿,黎元洪整整嗓门切入正题:“向东啊,你电报说想救汉冶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惜太难了。我在湖北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盛家的蛋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