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四十三章 【我行我素】

1911年11月15日晌午,汉阳昭忠祠,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部。

鄂军第五协统领熊秉坤、湘军第一协统领王隆中、湘军第二协统领甘兴典奉命各率参谋到此制定攻击汉口的作战计划。这是目前在汉阳的革命军能够在防御同时拿出的最强攻击阵容,三部兵力合计约七千人。

黄兴没有直接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此时的战时总司令有些心烦意乱,需要在外面吹吹江风梳理思路。选择夏建民作为私人代表前往是因夏乃黄陂人,本乡本土的方便工作。可是夏建民并未取得战时总司令期望中的成果,反倒从黄州发来一份辞职电报后,径直去了上海。

夏建民为何如此?何向东为何至今没有对反攻汉口作出回应?

原本,黄兴认为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多由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官兵为基础,而黄陂的鄂东革命军多半是民团、土匪和防军,二者之间的战力差距明显,故并未加以重视。吴家岗之战证明了第一独立混成协的战力,在黄兴的心目中也一跃成为第一主力。他期待着何向东兵指滠口,迫使冯国璋从汉水东岸抽调兵力,则汉阳革命军就能趁势渡河,两面夹击北洋清军,或许能因此扭转极度不利之战局,甚至恢复汉口。

参谋万奇从电报房小跑而来,在黄兴身后立正:“报告,总司令,黄州转黄陂来电。”

“念!”

“总司令钧鉴,吴家岗一战,我部伤亡重大,需整补一月尚能恢复战力,实无力即攻滠口。另,查,敌混成第五协、混成第三十九协附旗军重快炮一队已分抵孝感、汉口。职,姚,九月青日。”

“请三位统领过目。”黄兴心中暗叹,举目向东偏北看去,只见汉口市区一片荒废之象,再远处就迷蒙于初冬的烟气之中了。

万奇去而复返,从衣兜里掏出自来水笔递到总司令眼前。

黄兴签了电报,随口道:“武樵,黄陂方面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难道真无一战之力?我想派你过去看看。”

“是。”万奇立正道:“标下立即准备,稍后出发。”

目送万奇离去,黄兴突然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来,夏建民一去不复返,那万奇的家乡就在黄州,会不会也如夏建民一般呢?摇摇头,努力甩开脑中的念头,黄兴自我安慰道:“他是都督秘书夏寿康的侄儿,想必不会如此,嗯,得帮他一把。”自言自语着,他步入司令部,向左右道:“再给黄陂发电,严令何向东明日全力进击滠口,不得有误!如贻误战机,必军法从事!”

昭忠祠急电于正午时转发到黄陂指挥部。

何向东和来黄陂参加军政联系会的姚青松正在后院陪客人吃饭,来客不是别人,正是从武昌无功而返的袁世凯议和代表之一的刘成恩。刘成恩是湖北襄阳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任湖北新军右翼管带,1904年率部到广西镇压王和顺起义并留驻广西,武昌起义后被袁世凯召回,以乡土情谊和旧部属关系考虑,任为议和代表。

杨虎走到何向东背后,附耳道:“昭忠祠急电。”

“哦,给我。”何向东看了电报,随手递给刘成恩。

电文很短,语气很严厉,后果很严重,刘成恩匆匆一瞥就能看明白,却假装尚未看完,暗地里猜估何向东的意图。逆军要反攻汉口,这不是什么秘密,若能侦知逆军反攻汉口的时间、兵力构成,那才有用。可惜,电文里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何向东才会大方出示。那,何向东会如何应对汉阳方面令其进攻滠口之事?

“和谈,我是极赞成的。”何向东收回电报抄纸,端起酒杯示意,与刘成恩轻轻一碰后抿了一小口,说:“总理大臣要民军接受君主立宪,民军却是不会答应的,这个,我都不会答应。刘先生,你想想,你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跟满清朝廷撕破脸皮之后,还能去跪拜满清的那个惺帝吗?”

“天地君亲师,皇帝是君父,臣子跪拜,理所当然。”

“我可没一个小娃娃老子。”何向东这句话说的相当不客气,把刘成恩噎得满脸通红,一时答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我行我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