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365章 【第三攻击波】

随着葛敬恩在第三道堑壕组织强有力的防御,德军在第一、第二道堑壕如水银泻地一般流畅的攻击状态顿时终结,突击队组训时间不足、战力有限和新旧战法间欠缺磨合,无法发挥出最大战力的弊端显现,德军第一攻击波**返回第二道堑壕。

在第二波德军赶到之前,两军各据堑壕,隔着600多米的距离用枪炮对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天光也愈发明亮起来,德军选择的最佳进攻时段因为攻击受阻而失去“时间”。这一情况并不为听到密集枪炮声越来越近的法国民众所得知,当德军距离勒摩耶村只有千余米,距离巴勒杜克不足四千米时,流弹“嗖嗖”飞来,剧烈的爆炸震碎了房屋玻璃,法国妇孺老弱们纷纷收拾细软离开家园,或者到火车站准备乘车去雷维尼,或者沿着凡尔登到圣迪济埃公路南行。

在巴勒杜克的法**官们没有也无法阻止民众。

“嗡嗡”一群飞翼标志的飞机在一大群三色圆圈标志的飞机掩护下,从西向东飞越巴勒杜克。

飞行员们从空中可以看到地面上不断爆绽出的闪亮火光,看到从高地涌向勒摩耶村的德军人潮和骡马、火炮,当然也能看到慌乱的法国民众组成的人流向西、南两个方向逃难。

没办法啊,这就是战争!

何向东在自己的房间里,披着一件大衣推开玻璃窗,仰头看着机群飞临炮火连天的战地。身为总司令,他没有插手田金榜负责的防御作战指挥,也不打算插手蔡锷负责组织的反击作战指挥,而是在四公里外传来隆隆炮声的时候,悠闲的过着比前几天更悠闲的日子。

一旦机群发回无线电讯号,指示出德军重炮阵地位置,反击就将发起。

空中,最后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朱斌候带着四架战机护卫着一架双座的、拥有船型机身的寇蒂斯双翼飞机向237高地飞去。他清楚的记得昨天受命到总司令部报到时,总参谋长给飞行员描绘的一幅蓝图——未来中国空军,将装备自己制造的先进战机,拥有战略轰炸航空兵、战术轰炸航空兵、制空航空兵及对地(对海)攻击航空兵,成为独立于陆军、海军的第三大军种。

朱斌候,一个兼有机械制造知识和空战技能的上尉飞行员,最佳的用武之地不是驾机作战,而是为未来的空军奠基。

参总的话毫无疑问的是道理,是朱斌候不得不由衷服从的道理。这一战,是飞行员朱斌候上尉的最后一战,而未来的****夜夜里,朱斌候上尉将迎来漫长的、充满希望的“空军建军之战”。

吴振玺上尉向护卫长机打出手势后猛然降低高度,小雨和零星的雪花阻碍了视线,他需要降低高度才能看清楚237高地的情况,寻找敌军肯定会藏在高地某处的重炮群。三架飞翼标纽波特以比寇蒂斯更快的速度“一头栽下”,迎着德军匆忙发射的防空炮火和机枪弹雨掠过237高地棱线。三名飞行员都顺便拉动连接路易士航空机枪扳机的连杆,“嘭嘭嘭”在轴同步机构的调整下,子弹安全的穿过旋转的螺旋桨,飞窜的火流以某种规则钻入地面或击中什么东西,同时,飞机掠过带出的气流席卷高地棱线。

降低高度后的吴振玺上尉看得分明,敌军重炮阵地分明就在高地棱线上,虽然经过伪装,却还是呈现出炮兵阵地特有的那种景象——地物(或者伪装地物)的规则性。

跟随纽波特拉起飞机,完成一个右半旋动作的同时,后座的无线电报员熟练的操作按键发出电码。

第一师的指挥部依然在勒摩耶村,却因为田金榜中将率军司令部作战参谋人员的加入,变成了第一军司令部。

天光条件的改善让田金榜可以利用炮队镜看到德军第二攻击波出现。

“记录,第五师,第二师,各以不少于三个营对被突破地段发起反击。”

参谋们在记录的同时,在地图墙上标出这一新动态。军参谋长范绍垓、第一师主任作战参谋吴石小声商量了几句,范绍垓说:“突出部太小,无法容纳更多德军进入,两翼反击无论是否达成迫使德


状态提示:第365章 【第三攻击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