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290章 【战略调整】

1915年7月开始,欧洲东部战区吸引了几乎全世界的目光。

在赢得果尔利策战役后,德军、奥军略尽整备就协力向俄军进攻,经过维斯瓦河和布格河中间地带战役,里加—加夫利战役和纳累夫战役,俄军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

从战局发展的态势来看,俄军如果不能在冬季到来之前停止撤退,把德、奥军阻挡在西德维尔河以西地区,那么俄国就可能被彻底击垮。协约国一方面给俄国打气,一方面不得不为“万一俄国被击垮”而预作准备。

假设没有了俄国,那么刚刚站在协约国阵营中的意大利,在遭遇两次伊松佐河战役失败,伤亡二十余万人之后,极有可能发生动摇,倒入中欧强国同盟的怀抱。没有了俄国,德军能够轻松的从东线抽调五十万精锐部队投入西线作战,奥匈能够再抽调两个集团军到塞尔维亚,土耳其可以从黑海、高加索地区抽调兵力,对参与加里波利登陆作战的英法联军形成绝对优势,施以致命的打击。

西线的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又能否抵挡增强后的德军呢?谁也不敢保证。

总之一句话,对1915年的协约国来说,俄国不能垮掉!

中国已经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了,可事情真的很奇妙,协约国伙伴没有出面向中国提要求,反倒以曲折的手段,让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思担任“说客”。

为啥呢?俄国很需要再从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滨海区抽调兵力,截止1915年八月底,以上地区已经组建了三个军调往欧洲,新编的西伯利亚第12、13师刚刚开到东线战场,尚来不及发挥作用就被卷入大撤退的人潮中。此时,俄国如果向中国提出“出兵”或者“缓和中俄矛盾”,以利于俄国进一步抽调远东兵力,那么,中国势必会提出要求。北满?还是外蒙古的“俄国特殊利益”?二者,俄国都舍不得!

英国人的想法更加复杂。俄国一旦垮掉,意大利就会动摇,地中海航线的安全性更加可虑,那么,对日本海军舰队的需要也就更加的迫切了。既然已经把战后利益许给了日本,那么中国陆军就最好不要介入战争,无论是在西线还是东线,那将对英国兑现给日本的承诺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法国是需要中国陆军的,却不愿意在此时因为需要中国陆军而触及俄国、英国的利益,毕竟俄国还没有垮,还牵扯着三百万德、奥军队。

三个主要的协约国对中国都有话要说又不好出口,在中国的公使们一合计,都觉得请“局外人”芮恩思出面转达为宜。协约国的事情,居然要通过协约国之外的美国驻华公使来给另一个协约国伙伴——中国沟通。

世界之大,当真是无奇不有!

芮恩思当然不会专门为协约国跑腿儿,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办,美国也有自己的欧战利益和远东利益诉求。

欧洲列强自顾不暇,俄国摇摇欲坠,美国在华利益的竞争对手只剩下“近水楼台”的日本。昔日,中国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列强要占领市场首先要“击败”中国才能通过不平等条约来实现。美国明显的来迟了一步,却正逢中国政府持开放态度,准备以上海建设为契机逐步全面开放市场。这就是说,以前日本通过武力得到的市场,今天美国无需花费一分钱的军费,一颗子弹就能得到。前任国务卿海约翰谋求的所谓“在华门户开放,取消势力范围,列强利益均沾”,在此时,已经成了过时的话题。

因此可以说,在占领中国市场利益的竞争中,美国一下子就站在与日本公平的起跑线上。

饮水思源,美国有理由与开放的中国现政权保持密切的关系。

国务院的会客厅里,芮恩思摆出一副大学**学教授的派头,用不太明显的亲热和平淡的语调说:“这一次,我很乐意充当一只喜鹊。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先生于9月3日在国会山发表题为《东方关系和东方市场》的演讲,使得贵国提出的一亿美元无息分期贷款的议案顺利通过。财政部长麦卡杜先生认为,五年的计划太长,建议修改为三年,从两国成


状态提示:第290章 【战略调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