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271章 【十万大铁路】

八月,历来是北京最热的月份。

丰台车站货场的铁轨上停着四节车厢,其中两节一眼看去就能觉出与普通的旅客车厢不同,乃是经过改装的“花车”,就是专用列车厢的意思。第一节花车里坐着总参谋长何向东上将、财政部总长梁士诒、交通部总长周自齐中将和总参第二局(作战)局长潘正道少将。

铁路运兵,对中国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11年,卢汉铁路就承担了运送五万军队和大批军需物资南下作战的任务;1913年,刚刚开通不久的津浦铁路也曾运送冯国璋所部近六万军队;1914年,第九师、第十五师分批出鄂,也是经过航运和铁路运输。由此,交通部和军队都有组织铁路输送兵力的经验,总参第二局甚至专门订立了《军事运输条令》,建立了军队和交通部门之间的双向联系机制。

所以,虽然桌上铺着全国地图,车厢里的谈话也与铁路运送第九师无关。

财政总长梁士诒此前是袁世凯的亲信,也曾设下毒计要针对黎元洪、何向东,却在一次次失败和目睹黎元洪、何向东体系日渐壮大,再不可制时,被段祺瑞轻轻一把就拉了过来。这么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梁士诒服务袁世凯,乃是服务**的最高权力者,希冀通过最高权力者的力量施展自己的抱负。

袁世凯被架空,梁士诒自然就服务于掌权的临时责任内阁了。

“叶恭卓几次找到英国武官罗伯逊,提议中国出三十万劳工,配备十万支步枪赴欧参战的计划,英国人对此没有兴趣。罗伯逊很坦白的说,他们的兴趣在于中国陆军直接出兵,而英国政府也处在战争之中,财政困难,无钱可借。朱尔典说,英王政府已经准备接受中国加入协约,并积极的通过金融手段为中国政府争取整理军备的借款。也就是说,在借款问题上,英国政府不承担任何义务,由中国政府和银行团直接交涉金额、利息、抵押、期限等等,英国政府不插手。其实,没有英国政府在背后安排、担保,银行团要么提出苛刻的借款条件,要么就是无动于衷。目前看来,借款问题就卡在这里。”

听到如此令人失望的消息,何向东神色如常,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轻声问:“法国呢?”

“法国对华工和赴法勤工俭学的提议都表示欢迎,在借款整理军备上,反应与英国如出一辙。参总,目前看来,借款一事只能指望美国了。”梁士诒说完,看了旁边的周自齐一眼。

周自齐接了话题,指着桌上的地图说:“交通部作了一个概算,没有外来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大铁路修筑计划就要削减六成。今年之内,只能保证京奉复线、京绥线西段、陇海线洛阳到西安段,粤汉铁路长沙到衡阳段。察蒙铁路、川汉铁路、同蒲铁路、浙赣铁路、闽赣铁路都无法启动。”

大铁路修筑计划是孙文提出来的,1913年初,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孙先生提出十万公里铁路修筑计划,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孙大炮又在“放炮”,其实,当时的袁世凯也是想修铁路的,只是缺乏一个宏观的规划。不久,二次**战争爆发,孙先生避居日本,此案不了了之,倒是坐实了“孙大炮”之名。

何向东也想修铁路,他是出于国防考虑。面对日本战局绝对优势的海军,中国国防暂时只能建立在防御、本土防御上。以有限的兵力面对日本的海上机动性优势,如果没有便捷的铁路交通,就会造成处处设防、处处虚弱的战略局面,极易被日本以海陆联合的手段在沿海任一点实施登陆、突破。

东南沿海,特别是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必须与战略预备队所处的中部地区建立铁路联系。因此规划了浙赣铁路、鄂赣铁路、闽赣铁路,针对的就是东南沿海防御。其中,鄂赣铁路大多由地方财政宽裕的湖北省出资,其他两条就要交通部筹措资金了。

张家口到库伦的察蒙铁路,是中央加强对外蒙地方控制,应对“未来所需”的战略铁路,1919年底之前必须开通!没钱?再想办法呗!

从徐州经商丘到开封


状态提示:第271章 【十万大铁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