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铁流1911>第179章 【以攻对攻】

第二十九旅团进攻大泽山又告失败,中村少佐切腹的消息传回日本,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此时,绪方胜一已经挂上了中佐的肩章,身在大阪训练新的攻城重炮兵第二大队。

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和驻华公使馆多次提出的警告共同作用下,参谋本部已经看到,单凭以第十八师团为主的青岛作战军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为了帝国的颜面,必须尽快拿下青岛,而后再对付沙河一线的支那军队,由此将重新组织军队,拟把青岛作战军扩编为山东作战军,山县有朋元老甚至有意打出自己的王牌——朝鲜总督寺内正毅大将出任山东作战军司令官。

在配置人事、动员军队尚未就绪之前,军部命令神尾光臣中将确保当前战线,咬住支那军主力,为新编部队登陆崂山湾争取时间和空间。

作为新编部队的攻坚火力核心,攻城重炮兵第二大队也得到升级,抛弃了日俄战争时期使用的克虏伯240重型攻城榴弹炮,采用自造的45式重型攻城榴弹炮装备第二大队。作为45式重型攻城榴弹炮的设计人之一,绪方胜一得到提前晋级,率部从佐世保赶到大阪,在东京炮兵工厂大阪分厂接手新鲜出炉的重炮,随即在大阪军事训练场展开战前训练。

新的第二大队包括一个45式200重型攻城榴弹炮中队(4门)和一个45式240重型攻城榴弹炮中队(4门),还有一个专门的指挥中队。在1914年10月初,这是日本陆军装备最新、最强的重型攻城榴弹炮兵部队。

同时,岛川文八郎中将也在加快四一式野炮的改进工作,又在原型的基础上衍生出两个设计,一个是更加轻量化的骑兵炮设计;一个是特制大架以便增加火炮最大发射仰角,并把身管从30倍径缩短为22倍径的轻型榴弹炮设计。一边修改设计,一边改正工艺,一边进行试生产,一边进行新产品试射实验,友坂军工厂开足马力,力争在增援部队出发之前拿出符合战场需要的新产品装备部队。

以上种种,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山县元老和参谋本部总长长谷川好道大将总算开始正视河间大佐、绪方中佐以及驻华武官坂西利八郎少将、富山正彦少佐提出的警语——支那军第九师是德造精良武器装备起来的强悍军队。

绪方胜一中佐并未在中村的切腹问题上浪费思想,隐隐然跻身“准将军”行列的他现在除了训练部队之外,就是关心司令官的最后任命。他在参谋本部任职的同学透露,寺内正毅?还是川村景明?不同的人选,代表着日本对山东之战的不同定位。

如果是寺内正毅,山东之战很可能会扩大为如同甲午年战争那般的“全面战争”,日本将对“中立”的支那宣战,朝鲜军和关东部队将投入战争。

如果是川村景明,山东之战就是日本陆军和青岛德国守军、支那何向东军事集团的局部战争。

决定人选的因素不仅仅有天皇和山县有朋元老,还有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也有在长江中游投资的财阀们,更有英、法、美、俄的在华利益纠葛。

美国是绝不愿意看到日本在此时此刻独霸远东,一支强大的“远东舰队”已经让美国人有些不安起来。

英国已经对“要求日本帮助的行为”生出悔意,在日军迟迟不能攻下青岛的局面下,驻华公使朱尔典甚至把“中国加入协约,对德宣战”一事呈报英王政府。《英日同盟》并不牢靠,英国远东利益在扬子江流域,扬子江流域大部分控制在何向东手里,而何向东如今正把号称“亚洲最强”的日本陆军阻挡在沙河东(北)岸。

日本国内尚且有如此压力,在掖县第十八师团的一众将佐们来说,如山的压力随着军部和军部转发的内阁、驻华公使馆的电报而来。

神尾光臣中将面色晦暗的坐在地图墙前,勉强提起精神传达了“战争扩大,援军将至,转用崛内旅团登陆崂山湾,以迎接援军到达”的军部决议。

“司令官阁下。”崛内文次郎少将先前积极主张攻取大泽山,而执行攻击任务的却是新到的第二十九旅团,攻击


状态提示:第179章 【以攻对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