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月二十六, 朝廷便放了年假。

谢昭在书房看几卷年前没有看完的卷宗,抬起头的时候,却见窗台上的两盆兰花又吐了蕊儿。这几日天气严寒, 也就是谢老夫人怕谢昭着凉, 命人每日在书房烧了热热的地龙,这才引的花蕊都发了。

这两盆兰花却是静姝从何文旭那边要来的,她知道他喜欢兰花, 便厚着脸皮去帮自己要了过来。

谢昭想到这里便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 那日在晚晴楼终究是喝醉了回来的。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也一点儿记不起来了,只是这几日下来, 静姝那边的书信却再没有来过了……

上次她写信过来,还提起了她父亲的一个姨娘死了,连累了一个无辜的小丫鬟, 心中很是郁闷。

对于这些内宅的事情,谢昭也没什么经验,因此便搁置在了一旁, 并没有马上回信。

是因为自己没写过去,所以她才没写过来吗?

谢昭在桌案上铺了一张信纸,才要提起笔来,却听外头的小厮进来回话道:“四爷,上回让打探的宋家发卖的小丫头打探到了, 已经按爷的吩咐买了回来, 老太太那边正要使唤的人, 外头就一并多买了几个。”

谢昭便放下了笔, 往谢老夫人住的静鹤堂去,果见屋子里跪着四五个刚留头的小丫鬟, 正在听谢老夫人的训斥。

“母亲怎么想到要买丫鬟了,是身边的人不够使唤了吗?”谢昭只走上前道,他吩咐把宋家发卖的丫鬟买回来,不过是不想让静姝心里难受,只是他们这一房人丁又少,他更用不着丫鬟,忽然买几个小丫头回来,实在让谢昭奇怪。

“我倒是够使唤,只是想着将来等你娶了媳妇,怕你媳妇没人使唤。”谢老夫人只开口道。静姝如今退了亲,宋家也除了服了,她若再不把这事情放在心上,就怕到时候被别人家给抢了先了。

谢昭一时却听愣住了,只觉得脸颊发烫,过了片刻才道:“母亲怎么又提起这事情来了,我不是说过……”

谢老夫人见他又是这样的话,也懒得跟他多言,只开口道:“那你就当我多事好了。”

******

下午谢老夫人便被太子妃请进了东宫。

太子也设了宴席,专请了几位辅佐他的近臣,谢昭自然也在其中。

席间便有人说起了三皇子萧景行的事情,因是私宴,大家也不避讳,只有人开口道:“今上至今还没有定下三皇子的封地,似乎有些不合祖制。”

大魏但凡年长的皇子,皆有封地,等成婚之后,便要携家眷妻小前往封地,如无奉召,是不准回京的。但萧景行认祖归宗已经两年多了,今上却还没给定下封地,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听说是魏国公舍不得嫡长女婚后便去往封地,因此才耽误至今,要不然以三皇子的年纪,一早便要大婚了。”萧景行今年二十了,确实已经到了适婚的年纪。

“我怎么听得跟你不一样。”这些朝中大元,做起事情来虽然一板一眼,但聊起八卦,却也有几分兴头,只听那人道:“我听说那魏国公嫡长女是在三皇子还没认祖归宗之前,就已经定下了这门亲事的,那时候她瞧不上咱三皇子,谁知道如今对方当了皇子,反倒瞧不上她了,所以这亲事就一拖再拖……”

直到最近,太医院估算着今上时日无多了,太后娘娘这才着急了,叫钦天监马上定下日子。

“你们说的都不对……”太子忽然道:“他倒不是瞧不上那魏国公嫡长女,只是他想娶的另有其人。”

太子说着,只忍不住笑了起来,又看向谢昭道:“说起这个姑娘,倒是跟明德你有几分渊源。”

众人都好奇了几分,纷纷问道:“怎么说?”

太子便继续道:“说起我这三弟,性子倒是像足了父皇,是个深情的种子,今日一早我去向太后请安,正巧遇上了他也在永寿宫,大冷的天气,跪在门口,身上连一件氅衣也没有披。”

太后娘娘疼爱三皇子,朝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又怎么会让他跪在门口呢?

大家越发觉得有趣,只催着太子继续往


状态提示:第 133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