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九儿的芦笙>第一百四十六章

长这么大,大牙子这回第一次这么大方。

他殷勤地请九儿全家去吃饭。

凌云渡有个关于大牙子的传说。

有次大牙子杀鸡,他的儿子在外面玩耍。

邻房问他儿子,“你爸爸杀你,是请客吗?”

他儿子说,“要想让俺爸爸请客,等下辈子吧。”

大牙子一听,鸡也不杀了,连忙从院里跑了出来,大吼道,

“不能许下日子。”

山里人最看重家族观念,即然族长发了话,就连九儿的父亲也不好回绝。

更別说九儿了,可九儿家还有生意。

大伙商量了一下,最后,王天保负责收果子。

九儿的母亲因为晕车,到了镇上,别说吃饭,估计连绿胆汁也吐出来了。

九儿,子虚云夫妇,还有六姐,加上大牙子,胡天峰一共六个人,恰好坐了整整一车。

车子开进了飞云浦,这是一条古老的小巷,到处是低矮的,长着苔藓的老房子。

看样式大多是明清建筑。

石彻的墙,鳞次栉比,也有土墙,山里人叫作干打坯,先把泥土掺上稻草,踩均匀了,再用木板固定,中间填上泥土,一层层打实了,就成了墙。

有的墙上还沾了一层扫帚丝,方便沥水,很有特色。

最好看的是房上覆盖的小瓦,有灰的,有黑的,好像一条条被时空钉住的小鱼,默默地诉说着苍桑和愁怅。

也不知这小巷有多古老,连瓦隙也长了一株又一株的野草。

只是有的墙年深已久,歪了,就用木棍顶着。

子虚云就看到了一座用木棍顶住的房子,而且,那棵支撑的木棍离地面近的部分,已长出了蘑菇。

子虚云真担心棍断房塌。

他把担心说了出来,却引来了一车人的沉默。

九儿说,“这很平常,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

子虚云不在言语,陷入了沉默。

车子在狭窄的街道穿行,车外尽是来来往往的人。

那些男人大多穿着灰青色的裤褂,有的衣服上还绣着飞禽走兽,而头上,大多裹着厚厚的粗布头巾。

而那些女人,穿着宽大的长袍,背着背篓在采购物品。

店铺里大多是本地特产,或者生活必需品。

在一个卖石臼的店铺前,女老板就坐在自家店铺前描眉。

只是那描眉工具,是一小截烧黑的树枝。

女老板旁边还有个小女孩,大慨是她的女儿。

为了使嘴唇红润,小女孩拿出红纸,轻轻地用唇吻了吻。

整个小镇十分古老,古老的令人惋惜,别说楼房,平房也没见到。

子虚云一度怀疑穿越到了明清两朝代。

轿车驶到了“一品楼”。

这是新盖的五间瓦房,在这些低矮的房子中,显的鹤立鸡群,宽敞明亮。

只可惜“一品楼”紧挨着性口市场。

那是两端立着木桩,中间拴了一根粗大的绳子。

那些牛啊,驴啊,羊啊就拴在那根粗绳子上。

经纪人在买方和卖方之间来回穿梭,在袖筒里互相摸着手指,搞着价钱。

人的争吵声,驴嘶牛叫声,乱哄哄一片。

还有牲口的大便,小便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腥臭的气味。

小车停在了饭店门前,引来了很多目光观看。

饭店老板是个大胖子,笑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急忙蹒跚着跑出来打招呼。

老板娘正在择菜,见有贵客上门,急忙朝内屋里喊,“丫头,来贵客了,快出来拾掇桌子。”

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跑了过来,又是擦桌子又是沏茶。

大牙子最先下了车,他走在前面,老腰板挺的倍儿直。

大牙子无数次路过这儿,也无数次闻过从“一品楼”里飘出的香味。

他曾无数地想像着踏进“一品楼”的场景。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大牙子进门就嚷,“喂,来个包间,包间在哪里?”

那小姑娘把他们带进了包房,递上了菜单。

大牙子不识汉字,但识得数字,看那些汉字后面,哪个数字多就点哪个。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