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皇后又打朕>第十九章 让群臣折服没那么容易

韩书荣皱眉,徐家、钱家争锋他不管,但绝不能耽误了朝政,谢傅詹,更不能成为徐家对付钱家的枪。

含笑温声说:“谢公明礼忠义,我等受教了。确实,按照礼法,外臣不可专程朝拜太子妃,只是我等有政务请太子妃定夺,该如何见礼?”

谢傅詹说:“朝拜行四拜之礼,见面行叩首之礼即可。”

一群乌纱圆领对她下跪,绯红衣袍上的锦鸡、孔雀,是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

钱明月从来没被捧到这么高的位置上过,浑身不自在:“诸位大人多礼了,你们怎么来了武英殿?”

韩书荣说:“圣人同意太子妃建议,往北疆各省增派总督,详细事宜需要太子妃定夺。”

率先开口,倒不是因为他多支持钱明月,官员调动本就是吏部的职责。

钱明月懵,除了自家亲故,群臣她谁都不认识,哪里知道派谁啊?

没人来时,她冷板凳坐得很尴尬,真有人来了,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懂,还是把活踢出去吧:“你们去文华殿请太子殿下定夺吧。”

得了!还以为他们会争权,结果互相推脱,事情还没人管了呢。

韩书荣说:“我们从文华殿过来,太子殿下要伺候圣人尽孝,此事请您定夺。”

敢情他不管了,才来找我,那我也不管。

钱明月起身:“圣人对我恩重如山,我也应该伺候尽孝。”

林长年说:“太子妃尚未与殿下成婚,同室伺候圣人于礼不合。”

都御史杜阳铭更是耿直而严厉地说:“太子妃既然接了宝玺,就该当此任。”

谢傅詹说:“太子妃既然知道圣人对您恩重如山,就更不能辜负圣人的信任。”

一群大老爷们,你一嘴我一句,逮着钱明月各种教训,像教训自家小辈。

钱明月身边没有一个自己人,没有人替她说句话。

她从来没有被这样吵过,心里又气又委屈,起了无明业火,生气地说:“行了,别吵了,我管就是。山西,让吏部右侍郎去总督。”

韩书荣说:“太子妃,吏部事务繁忙,万万少不了吏部右侍郎。”

钱明月负气摊手:“嫌我不管,管了你们也不听啊。”

都御史杜阳铭说:“不是不听从,而是兹事体大,请太子妃慎之又慎。”

钱明月有些恼火:谁不慎重了?

如果这是元贞帝的命令,他们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去执行,说不定还谨慎地揣摩圣人的用意;但这个命令出自一个小姑娘之口,他们就觉得草率、不可行了。

她耐着性子解释道:“总督只是应急之策,用以集中地方人力物力抵抗外敌,右侍郎还会回来吏部任职的。”

“三司长官在地方经营已久,中下层官员遵总督还是遵三司犹未可知。吏部掌管官员升迁考核,吏部右侍郎任总督,谅他们也不敢造次。”

“圣人既然让他做右侍郎,想来德行才能是可靠的,此人出任总督,真的不合适吗?”

又冷又硬、直截了当地戳穿他们的心思:“我绝不会拿边疆开玩笑,但我也知道,我一个小女儿家,无德无能,不配让你们饱读诗书的两榜进士、久经官场历练的重臣俯首。”

“你们若觉得不合适,自己向圣人举荐人才吧。”

林长年说:“太子妃言重了,我们只是为国事进言,断没有轻慢的意思。将派何人总督陕西军政大事?”

钱明月张口就来:“监察御史郭成格。”

郭成格,就是当初钱明月被徐后派去的嬷嬷虐待到敲登闻鼓的时候,轮值登闻鼓的那个。

不忌惮徐家的权威,应该是个铁骨铮铮的人;监察御史有监察百官的职权,也不至于被地方官员欺负了去。

钱明月憋着一口气,等着他们说出反对理由,然后自己一一驳回。

然而,杜阳铭说:“郭成格此人头脑灵活,善于机变,又刚正不阿,轮值登闻鼓,多次便宜行事,为民请命,促成多起涉及权贵官员的冤案重审,可当此任。”

不知道是他们太不重视这个所谓的总督,还是为了表态听命于她,总督一


状态提示:第十九章 让群臣折服没那么容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