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祐唐>第5章团圆饭在初一

李二陛下在御座上捋须微笑,貌似认真地听着下面的进表和颂词,但实际上思绪早就飞了。

没办法,元日大朝会说起来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对于李二这个统治者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若说实际的意义,元日大朝会的举行就是最大的意义,这是这个帝国实力的彰显,所以只要如期举办了,就算是成功了。至于元日大朝上面谁说了什么话,那是真的没有意义。谁会将真正的治国大事放到元日大朝上面来说呢?十年的时间说来说去都是那些恭维的话,李二的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了。所以已经继位十个年头的李二陛下在这场朝会上面就是个泥菩萨,装装样子就行了。

说起来今年的元日大朝会还是有些特殊的地方的。之前的九次元日大朝,李二虽然同样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出席,但并不能坐最高的位置,而是和皇后一起,在御座的下面一层设坐席。虽然那时候御座上面也是空的,但总归上面名义上还是有人压着的。而在去年的五月初,李渊在垂拱殿驾崩,李二终于和皇后坐在了最高层的御座上面。

对于自己的父亲,李二的情感着实复杂。年幼的时候觉得那是最大的靠山,年轻的时候觉得那是最高的山峰,后来就觉得那是一块压在心头上的石头。再后来,这块石头就被搬走了,同样被移走的,还有自己的手足兄弟和绝大多数的亲情。但李二并不觉得欣慰,或者说,只欣慰了极端的一刹那,然后就是无边的遗憾和愧疚。这十年的时间自己一刻也不敢懈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看看,自己并不比大哥做得差,自己才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可是真的证明了吗?很难说。这十年的时间里,李渊极少与自己交流,甚至长时间避居大安宫。虽然自己时常去探望,但父亲并不愿与自己多做交流,甚至皇后在大安宫都比自己受欢迎。

如今终于在元日大朝会上坐在了最高的御座上面,和当年玄武门那个流血的夜晚之后差不多,短短的欣慰之后便是无边的茫然。自己想要证明什么?最终又在那个人面前真正证明了什么?或许只有天知道了。

想完自己的父亲,又想起自己的儿子。观音婢给自己生了几个好孩子啊!太子承乾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十分好学,不管是孔颖达还是于志宁,都对这个帝国的储君称赞有加。去年太上皇去世居丧期间,太子监国权,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做的相当不错。看来以后能让他多做些事情了。青雀也是个好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显露出极好的做学问的天赋。而且乖巧懂事,总是逗得自己和观音婢哈哈大笑。稚奴现在年纪还小,虽然看起来不如青雀有天赋,但总归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将来少不了一个“贤王”的评价。还有恪儿,虽然不是嫡子,但性情最像自己的就是这个孩子了。也不知道杨妃怎么教育的,恪儿那么听话,李愔就那么乖张,同父同母的两兄弟,性情怎么就差那么大?还有李祐,和李愔简直是一丘之貉,虽然两个人平时玩不到一起去,但那么嚣张跋扈的性子,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两个小混蛋才应该是亲兄弟才是……

一边胡思乱想着,李二的眼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阶下诸皇子那边。

李承乾、李恪和李泰老老实实跪坐在皇子的第一排,身姿挺拔,姿势无可指摘,一脸认真地听着各种进表和颂词。再往后看,李愔和李恽同样跪坐着,李恽虽然年纪幼小,但能分得清场合,知道轻重,虽然跪坐时间长了并不舒服,但只敢偶尔稍稍移动一下身体,脸上有些委屈,但好歹老实忍着。这让平时不太关注这个孩子的李二十分满意。不过旁边的李愔就不同了,屁股上如同长了疮一般,没有半会儿是老实的,还东张西望个不停,脸上还时不时做个鬼脸,让李二暗暗有些恼火。

咦,不对啊?老大老三老四在第一排,老六老七在第二排,老五李祐那个混蛋呢?李二陛下忍着怒火再往后一看,呵,这个小混蛋居然跑到后面一排,和两个年龄最小的弟弟混在一起偷偷睡觉去了!还大模大


状态提示:第5章团圆饭在初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