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雅之世>第32章贺礼

乾德十年,九月癸未,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朱雀楼下。

——

就是说呢,在九月二日这天,皇帝过生日,在朱雀楼宴请百官。

朱雀楼并不是一座楼,而是一个宫殿,只是以楼为名而已。

因为不必上朝,百官们穿着也随意,介于官服与常服之间,再加顶冠帽,既不会显得太正式,却也不失礼于人前。

文官戴展脚幞头,就是两边有“脚”伸出,与乌纱帽类似,武官则戴交脚幞头,两“脚”在脑后交叉。

文武殊途,一望便知。

朱雀楼很大,宴会举行之处,就在楼中的正堂,足以容纳百十桌客人,正堂外还有一个空旷的院子,也摆了百十张桌子,供有品级的宫人或低级的京官就座。

刚到巳时(9-11点),臣工们就已经差不多来齐了,说是百官,其实不止百人,算上京畿之内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留在京中七品以上官员,足有千多人。

再加上有品级的宫人,至少不低于两千人。

这么多人挤在一座宫殿内,人声嘈杂,宛若在菜市场一般。

因为今日是皇帝寿诞,大家少了朝班的约束,三三两两好友聚在一起,或交头接耳,或对着摆桌的餐具品头论足。

这可是皇帝请客啊,用的餐具也不同凡响,等吃喝完后,再顺手牵羊摸点回去,不说当成传家宝,也能有个好谈资。

以往原本用的是银制的餐具,因为每次万寿节过后都会消失不少,所以就换成了瓷的,这样就算“消失”了也没那么心疼。

绿袍小官在正堂外,朱紫官员则在正堂内,比起外面,正堂里同样人声鼎沸。

大周立国不满二十载,勋戚贵胄不知封了多少,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文官武将也基本在盛年,汇聚一堂时,文官还好一些,武将们就没那么多规矩了,嗓门大得吓人,若是以前有旧怨的,一言不合甚至可能大打出手。

当然,今天是皇帝陛下寿诞,大家也都克制得很,虽说陛下不会因此而真的拿失礼的臣工怎么样,但一顿臭骂是少不了的。

就在这犹如菜市场的嘈杂间,朱雀楼外,皇帝吴世绩和皇后裴氏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

外面的小官立即躬身下拜,不是跪拜那种,大周没有那么大的规矩,见了皇帝和皇后,基本是不用跪拜的,只有在皇帝登基、祭祀、元日受朝贺才行跪拜之礼。

但那更多的不是跪拜皇帝本人,而是跪拜天地。

在大周,一般需要跪拜的场合,要么是被审的囚犯,要么是子女跪拜父母,那都是天经地义的。

“圣上,娘娘。”

声音惊动了正堂里的人,原本正在吵吵闹闹的文武大臣们随之一静,恭候着大周最尊贵的两人从外面走进来。

“诸位臣工今日随意一些,不用那么多的虚礼。”吴世绩笑容满面,身为帝王,控制自己的表情,那可是必修之课。

“谢陛下,娘娘。”虽然皇帝客气,但臣工们可不会真的打蛇随棍上,那是傻子的行径。

“陛下,每年万寿节,进献贺礼都是头一桩要紧的事,今年还是由老臣来拔头筹吧。”一个身材粗壮年不过四十的壮汉步出人群,嗓门大如雷震,身上是一袭紫衣,至少也是三品高官。

脑袋上顶着交脚幞头,这是武官的标志,就是看他身材,也不像文官。

浑身肌肉虬结,将紫衣都撑得鼓鼓的,配合他一脸大胡子形象,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大臣,反而像个剪径打劫的山大王。

“牛爱卿今年准备送什么贺礼给朕,去年的一罐盐,朕至今都还没用完。”吴世绩眉角隐隐在跳,心中暗骂了一句老货,大字都不识一箩筐的老粗,在他面前拽什么文,“拔头筹”也是这样用的?以为是在喝花酒呢。

牛奋,受封陈国公,世袭罔替,却是整个开阳城中都有名的吝啬鬼,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偏偏他脸皮厚,战功高,混不吝,没人奈何得了他。

去年万寿节,送给皇帝的贺礼竟然是一罐盐,还不如拳头大小的盐罐子,在他嘴里,盐能


状态提示:第32章贺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