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雅之世>第25章聚贤楼上

万年县作为京畿之县,又是南北直通的门户,繁华自不必说。

周显跟着周应逛了小半条街,已经是大开眼界。

谁说古人娱乐生活少的,就他刚刚看到的那些店铺商舍,除了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基本现代有的,古代也有。

两人在前面逛,符叔和那大汉车夫则远远地跟在身后,暗中保护两人。

其实万年县的治安很好,加上大白天的,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匪徒敢为非作恶,只是周应的身份很特殊,那大汉受了命令,不敢轻离左右。

“贤弟,此处是聚贤坊,可知为何要唤聚贤二字吗?”和周应站在一座坊牌前,她笑吟吟指着坊牌上的三个大字问道。

“为何?”周显初来乍到,怎么可能知道这个。

“因为坊内有座聚贤楼,那聚贤楼是前朝所建,因文圣钱大先生曾登楼开讲,引得天下文人闻风而动,钱大先生慨叹‘广汇天下贤者’而名,聚贤楼屹立三百年而不倒,至今仍使文人雅客趋之若鹜,就连京都开阳,也时有文人趋名而来。”

“原来如此。”周显知道钱大先生,既然能称之为“圣”,自然有非凡的功绩,他书房里的书,其中过一半都是他著作的,或者他的弟子结合他平时所讲而记录,由此可见他的地位。

“走,我们登楼去,在楼顶可一览大半个万年县。”周应兴致很高,领着他前往聚贤楼。

聚贤楼是座酒楼,高七层,这在古代,绝对算得上高楼大厦了,可以说是万年县第一高楼。

两人到了聚贤楼,此时已过了未时(13-15点),下午三点多钟,不是饭点,楼内却不缺客人。

一楼打开门做生意,虽然也招待过往的贩夫走卒,但酒楼内的酒菜却不便宜,不是什么人都能消受得起的,就跟五星级大酒楼差不多,普通人谁会奢侈进里面吃顿饭?

周应却毫无顾忌,领着他进去,直上二楼。

二楼往上,就只招待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了,周显目光所及,客人都是长衫头巾,标准的读书人打扮,就连酒楼伙计,也与其它地方不同,虽然还是青衣小帽,却也是文质彬彬。

三楼、四楼……一直到了最顶层的七楼,周应才停了下来。

两人都很有活力,哪怕一口气爬上七楼,也不觉得累。

七楼这里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空间也不大,整个楼层,也就七八张桌子,但客人就占据了五六张。

周显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发现了这里和下面的明显不同之处,那就是穿着,七楼的客人穿着和楼下的客人不太一样,虽然也是身穿长衫,头戴方巾,但衣服的质地,就绝不是普通的读书人家能负担得起的。

就拿他自己来说,月白色长衫,在村中也算“华服”了,但比起周应身上的白衣,那是天壤之别,一个粗略,一个细致,不需要用手摸,光用肉眼看,就能瞧出其中的巨大差别来。

不过他并不自卑,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贤弟你看,在这远眺,景致如何?”周应径自到了窗边,遥指窗外。

周显站在她身边,朝外张望,果然能看到成片的建筑,以及车水马龙的街巷,也尽收眼底。

“壮观之至。”他赞叹了一句。

“嗤!”谁料旁边传来一声轻笑,继而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传来,“阁下想必是未出过远门,这也谈得上壮观?”

周显眉头不由一皱,周应也不快地看了过去。

只见距离不远的一方桌子上,坐着三个年轻的书生,年纪从十七八岁到二十岁左右,三人分别坐于东、南、北三面,最年长的坐于东面,年纪最小的坐于北面,而刚刚出口讥讽的,正是那个坐于北面的书生。

“在下确未出过远门,但壮观如何谈不上?”周显淡淡地看着对方,本来他好端端的和“周兄”说话,一个莫名其妙的家伙插嘴进来,是想显示他的存在吗?

只见北面书生轻轻一笑,瞥了一眼他身旁的周应,然后慨然自得道:“阁下既是未出过远门,那肯定不知道,在开阳城中,光是平安坊


状态提示:第25章聚贤楼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