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四百六十四章 敲定谋略,鲜卑规划

“哦?愿闻先生高见。”

项明面色一喜,随即道。

荀攸绝对不是喜欢信口雌黄之人,既然能够主动献计,那么必定也是在内心思忖良久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不说万无一失,但也绝对不是那种灵关一现便匆忙提出来的策略。

另外,他也很好奇荀攸会说些什么。

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说,设计敌军也不是空穴来风,至少也应当知己知彼,才好算计,否则,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前知晓敌军主要将领的性格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战术谋略,也是因人而异。

若敌将愚昧鲁钝,或许一个不那么周密的计策便可以起到作用,但倘敌将机敏,对于计策周密性的要求就要无限提高,即便那样,也不能保证绝对有效。

甚至还需要承担被敌军将计就计的风险。

战争之中,计策谋算所占据的比重不过一成左右,尽管有时用计确实能够取得卓然的成效,但更多时候,这是一柄优劣参半的双刃剑。

那些能够被世人所知晓的计策,只不过是数以十倍记的战争当中,成功了的例子罢了。

因此,一道计策的提出是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就算荀攸看上去有充足的信心,项明也没有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对方的身上。

不过,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听听他人的意见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他将目光投向荀攸,等待着对方的发言。

“我们虽然不知道敌军驻守成皋的主将为谁,也不知其能力如何,但这并不妨碍此计的可行性。”

荀攸似乎知道项明的顾虑,于是提前解释道。

“鲜卑人一生都居于草原之上,怎会了解中原地形以及作战方式?我们只需要这般去做,必定引得敌方上钩……”

荀攸舌绽莲花,将心中谋划尽数道来,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听得众人频频点头称善。

他的计划并不算精妙高深,但胜在实用,若非敌将对中原情况极度了解,很有可能会因此中招。

“先生此计甚妙,试之无妨。不知诸位有何补充?”

项明用手指轻轻敲击案板,沉思片刻之后,抬头问道。

在坐众人一片静默,荀攸的规划虽不高级,但也能算是完善,他们一时半会也找不出能够改进的地方,因此面对项明的提问,皆闭口不言。

“好,既然诸位没有什么补充,那么我们便来规划一二,先生此计当如何实施。”

项明一拍案板,确定下了这次的作战计划。

……

成皋的守将乃是拓跋宏,因为独孤信还要暂且伪装自己的身份,因此直接驻守虎牢,在给拓跋宏成皋留下十万大军,等待项明来攻。

若项明绕开成皋,那么这十万大军便可断其后路,前后夹击之下,敌军必败。

而如果项明按部就班地进攻成皋,不说攻克城池的难易,就是独孤信也不会在虎牢袖手旁观。

一旦项明没能在两日内攻克成皋,那么独孤信的大军便会绕到联军侧翼,同成皋城以及汜水组成一个巨大的口袋,将敌军一网打尽。

而在两天之内攻克十万人驻守的成皋,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一番计划,对于项明来说,可谓是死局。

除非他选择在荥阳停步不前,否则必定会兵败而归。

这是他们最初的打算。

但现在,成皋城内的鲜卑大军也在紧张地准备布防,并没有因为兵力众多而产生丝毫的松懈。

当他们布局完司隶防线之后,认为己方的战略部署已经趋于完美,确实产生过一丝懈怠的情绪,甚至有一些轻敌。

但宇文成都的大败却如同霹雳在耳畔炸裂一般,直接震醒了他们。

随即,他们意识到,在中原作战与在草原时截然不同,他们的所有计划,都要重新估量。

鲜卑骑兵,在草原上驰骋厮杀,也时常南下叩关,进攻性对比当下任何一支军队都是首屈一指。

但他们不会守城,面对中原人复杂多样的攻城器具,他们能做的只有单纯的放箭,就连放滚木擂石的时机都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四章 敲定谋略,鲜卑规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