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四百零七章 从容离去,曹操质疑

未想轻动刀兵,此话说得好听,但董卓并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若事情发展与他的预期不符,他很有可能随时动用城外的十万大军。

“文谏?”

刘辩冷笑道:

“朕看你是要谋反!如何,想要开战否?”

他直接将董卓的行为定性,将矛盾挑在明面之上。

这也算是在激将董卓,一旦对方忍不住口出狂言,方才被他一时占据的局面将即刻逆转。

说到底,董卓的证据还是经不起太大推敲的,只要拖得时间,刘辩认为真相的揭露并不会困难。

“大汉以孝治国,以德立本,天子不孝失德,天下人共责之。”

董卓并没有接刘辩的话茬,而是自顾自地道:

“陛下,你已经没有了坐在那个位置的资格。现今还叫你陛下,不过是对天子之名的尊重罢了,对于你弑父夺权之事,某深感痛恶!”

到了现在,他还保持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看雍侯之态,此事不似有假。”

“就是就是,历来皇权大业动人心魄,若天子当真是野心勃勃之辈,确实有可能做出这等事情。”

“当今天子还不算野心勃勃?上位不足数月,曾经霸据朝堂的两大势力悉数倾覆,这位天子的手段,当真势若雷霆啊……”

此时,那些昨夜被董卓收买说服的朝臣开始执行自己的责任,努力地引导舆论,想要将天子毒杀先帝的罪名彻底坐实。

众朝臣都不是愚钝之人,但架不住三人成虎,加上眼前铁证如山,即便内心疑虑再多,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

“报——”

这时,一匹战马自远处而来,距离很远便听到了马上之人的高呼。

很快,一名士兵步入崇德殿内,高声向众人禀报了城门处的情况。

场面顿时陷入了混乱,毕竟董卓方才还言之凿凿使用文谏,而现在便兵临城下,这是摆明了要逼迫群臣拿个主意。

“雍侯这是何意?”

黄婉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猜不透董卓担倘若对方真的一冲动,确实有导致战争的可能。

那样,便无异于将董卓逼到了一条绝路,只有一直走到黑,别无他选。

原本的情况是,董卓虽然动用大军,却只做威慑,却始终保有余地。但威慑与开战又不一样,一旦开战,胜了倒还好说,万一败了,董卓想要的或许便不仅仅是更替天子那么简单了。

到了那时,他只有推翻大汉刘氏,再立新朝这一条路可以走,否则,便会承担开战的后果。

而一个王朝的更替,总归是要伴随着杀戮与鲜血的,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了那个程度,当下朝臣还能剩下几成,就全要看董卓的脸色。

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这些“前朝”三公,最次也要被限制自由,或许还有性命之忧。

黄婉年岁也不小,却也不算太大,虽野心消磨,却依旧想要保有尊严。想到同董卓开战后的严重后果,下意识地便想要避免此事发生。

他偷偷与其他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想必他们的想法与自己相差无几。

“不过稍加警戒罢了,婉公稍安,某绝对不会擅动刀兵。”

董卓的话让黄婉稍稍放心,但他转念一想,又道:

“但更替天子,滋事重大,雍侯何须急于一时,待我等调查清楚,再动手也不迟。”

说到底,还是事发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他根本对此毫无准备。

更替天子,乃是一国之大事,总不能单凭一次朝会便就此定下。

况且,天子失德,责在三公,他身为司徒,同样有责任查明真相。

其余高官也纷纷应和。

董卓人脉再广,也接触不到三公九卿这等的朝臣,虽然此前有所安排,但能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

“那便如婉公所愿。”

董卓本就没有将期望定在这次朝会之上,朝堂对峙只是整个计划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绝杀还在其后。

毕竟,今日在朝堂上已经闹得太过,李儒深谙过犹不及的道理,若一再逼迫,难免会发生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七章 从容离去,曹操质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