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楚史乱国志>第二百零九章 士气复升,抵达敦煌

他们也不全都是下里乡人出身,一些人接受过教育,不要说,诗词本身就有着雅俗共赏的特性,更不要说,项明的词句写得通俗易懂,将他们此刻的心态写得淋漓尽致。

这种直击灵魂深处的共鸣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一时间,所有听到词句的将士都低着头默不作声,当下除了风声之外,便是一片肃静。

总之,项明的词句引起了每一名将士的感慨。

“将军啊——”

一声哀嚎,如杜鹃啼血,让人听到之后汗毛倒立,心中不自觉地生出万丈感伤。

这一声,仿佛开启了一道阀门,众将士皆低下头去,发出阵阵啜泣。

他们是不是铁打的雕塑,虽然内心刚毅无比,却依旧充满了人性的情感。

此前在阳关城头艰苦战斗,受伤流血,他们不曾哭泣,简单包扎再次踏上战场。

弃城而去之时,他们因同胞命丧而落泪,却眼含泪水继续前行,只为了替大汉博取希望,守护大汉百姓。

此时,听到项明词句,他们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凄怆,全军落泪,泣不成声。

难难难!

雪漫天地,遍地匈奴,兵力是他们的十倍之多,如此巨大压力,他们一直都压抑在心中,如今尽数释放。

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帝国边陲,为保身后万里河山,在艰苦战斗中,他们首先想的便是杀敌,其次,则想的是归乡时的模样。

只可惜,大部分同袍已经回不到家乡,就连他们,也是前途未卜生死难料,将思乡的全部情感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大雁身上,希望他们能够飞入春光,给家乡的人带来他们的消息。

军心涣散,虽然不是离心离德,却也相差不远,而他们一不抱怨,二不逃避,为了剩下的自己身边陪伴自己的同袍,依旧需要毅然地走下去。

听到这哭声,项明这才舒了一口气,当麾下士兵对训话都没有感触之后,他便想尝试用这种手段唤醒士兵内心之中的战意,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众将士只哭了一会便停止了落泪,他们毕竟是经过艰苦战斗的军人,压力太大而落泪无可厚非,当心中负担被泪水洗刷殆尽,事情便开始朝着项明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下来。

“战!”

此前的那名百夫长直接站起身来,高声大喝,声音穿透凌厉的风声,直击每一名战士的耳膜。

“战!”

“战!”

众将士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站起,目光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坚毅果敢。

就算不为了大汉,不为了天子,不为了大义作战,也当为了身边不离不弃的同袍而战,为了魂牵梦萦的家乡不被匈奴铁骑践踏而战!

就连自幼娇生惯养的袁绍,都不禁随着众人喊了两句,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诗词里面蕴涵着的精神,并不比战前讲演或者兵书记载的差多少。

“出!”

项明见士气完全调动了起来,体力也恢复了一些,便直接下令动身行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批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悠扬雄壮的歌声响彻在这雪夜之中,伴随着歌声,三千汉军脚步蹒跚且坚定,目光疲惫却毅然,向着敦煌进发。

事实证明,人类意志的可以战胜身体与精神带来的不良影响,次日午时,他们便到了敦煌县城。

此刻大雪还未停歇,汉军经过彻夜的跋涉已经饥寒交迫,草草填满了肚子,便倒头就睡,只剩项明等人,还在商讨接下的战略部署。

玉门关与阳关相继丢失,意味着河西走廊的门户大开,匈奴穿过这道狭长的走廊,便是凉州最为富庶的汉阳郡,也就是说,项明等人要竭尽全力将匈奴全军限制在河西走廊之上,不能让他们通过。

而河西走廊虽然狭长,却很难防守,敦煌作为为第一道防线,城墙却又矮又薄,若是想控制战损的话,守上两天已经是极限。

待得匈奴突破了敦煌,摆在他们面前的,便有两条路可选。

第一条便是南下张掖,继而继续南下,进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九章 士气复升,抵达敦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