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伏渊潜龙>33、应试教育
举了很多应试教育的弊端:考试大纲僵化狭窄、语文作文如同八股、题海战术虚度人生、家长孩子疲于奔命。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都被应试教育消磨摧毁。

我的回答是,你说的都对,但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最主要的通道。

对一个大城市的中产以上的家庭,确实培养兴趣和创造力的、德智体美劳全民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他们的孩子,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但别忘了,中国还有6亿月均收入1000元的人,对他们来说,大城市人心目中的那些素质教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水中花镜中月。

教育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是一个选拔体系。尽可能的公平,减少家庭出身对选拔的影响,是教育体系设计中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考试范围明确狭窄的应试教育,很显然比素质教育更公平。

…………

(三)

中国的高考和教育制度,起源就是科举。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变成了八股文。很多古文今文对八股文都是冷嘲热讽。

科考考生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会写八股,对实务一无所知。

为什么科举制度,最后会演化为八股文,其实本质上还是对公平的需求。八股文的出题范围极窄:主考的四书5万多字,五经不全考,只需要选考一经,加几万字。八股文一共考试范围就十万字不到。再加个朱子的四书集注做参考书,一共二三十万字就是考试全部范围。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就是反复学这二三十万字。不便宜,考试范围越小,对一般人家的学习成本就越低。

八股第二点是标准化,一个是文体的标准化,有经验考官看完破题承题头几句话基本就知道水平如何了。标准化问题加快了考官判卷速度,也是不同人判卷标准趋于统一。二是观点的标准化。八股文看似是议论文,但答卷是代圣人作文,是在圣人的文章中寻找合适的观点写成文,不需要自己的观点。这让没有什么见识的普通人也可以和官宦子弟在同一个标准上竞争,反正观点都是从那十万字中来的。同时也减少了考生和判卷人观点不一致产生的风险。

八股文考试,通过缩小考试范围,标准化考试。尽可能降低家庭出身对考试的影响。八股基本上就靠两点,第一点是否聪明,记忆力好;第二点是否刻苦努力。

科举制度,第一次让中下层的人们,在暴力之外有一个可以跨越阶层的通道。即使贫困阶层,几个家庭一起合力,也有可能供养出一个读书人逆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关于科举和高考这个话题,可以参见前文《为了保持社会的阶层流动,我们需要高考,也需要应试教育》。

…………

(四)

2017年的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引发了一些争议。题目如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确实很多农村学子,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体会。好在这道题是很多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农村学子可以选择其他。如果高考作文以单一的共享单车为题目,那确实非常不妥。

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有一道面试题是一家波音747里面能装下多少个高尔夫球。我相信,中国大学毕业生中,还是有不少从来没坐过飞机。没见过高尔夫球是啥样的估计更多。

严格遵循考试大纲,看上去出题范围狭窄,不与时俱进的高考,却能给学生更多公平。

美国那种靠学生简历、介绍


状态提示:33、应试教育--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