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小公爷>第116章范应期

第116章 范应期

秋试三场,一共十日。

当徐邦宁从考场之中出来的时候,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事实上他并未感到有多紧张,只是因为整整十日待在那狭小的考棚之中,总给人一种很是憋屈的感觉。

所以当他出来以后,见得外面的天日,整个人的心神一下子变得惬意无比,瞬间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与淡定。

王承阳与李嗣源就跟在他后面出来,只不过这二人的脸色看上去却是不太好。

“怎么?考砸了?”

徐邦宁微微皱眉问到。

“大哥,说的好像你会写七律似的。”

王承阳和李嗣源白了他一眼,脸上尽是苦涩。

正如徐邦宁所料,七律一题,可算是难倒了此次参加科举的考生。

七律这种诗词题材早就不受欢迎,民间大家也不多,读书人更是学的少,用的也少,现在突然来考,当然措手不及。

王承阳与李嗣源可谓绞尽脑汁,这才勉强写出一首,而且还不尽符合七律的格式韵调。

想要拿高分,自然不成。

“你啥意思?你不会当真会写吧?”

他们原本以为徐邦宁会跟他们一样愁眉苦脸,可谁知徐邦宁闻声,却是“不怀好意”的笑了起来。

“王八蛋!你背着我们背七律!”

王承阳当时就不高兴了,指着徐邦宁的鼻子骂道。

“诶,怎么能说背着你们呢?以往在秦淮河边上,我不是经常吟诗?吟着吟着自然就会了,这也能怪我?”

徐邦宁双手一摊,显得颇为无奈。

当然真正的原因自然不是这个。

对于七律,徐邦宁的确不太熟,可他不熟,并不代表他的记忆里没有。

他在答这道题的时候,认真想过要不要自己作诗,可是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以大局为重,选了一篇他人所作的七律。

若是换作其他穿越者,只怕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越,定然会装模作样的自己写一首。

但徐邦宁没有。

在他看来,七律这种题材的诗在明清变已然衰落,后世能够将之写得炉火纯青的人更是风毛菱角。

与其猪鼻子插两根蒜苗装象,最后四不像,还不如借一借他人之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而且效果甚佳。

既然能坐着,那他绝不会站着。

既然能躺着,那他绝不会坐着。

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嘛。

“唉唉唉,你个王八蛋,居然不提前告诉我们”

“你说,是不是那啥.嗯?”

王承阳脑门上瞬间三个问号冒了出来。

他的意思,李嗣源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当即也用同样的目光看着徐邦宁。

“放屁!老子是哪样的人?”

徐邦宁当即一声“怒斥”,显得很是激动。

他没有提前被题目,绝对没有。

无论是裕王还是高拱,都没有提前告诉他题目,他也是进去之后才知道要写七律。

“那咱们就听天由命吧”

“可怜我的老父亲,今次眼巴巴送我来京城参加科举,若我不中,岂不是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番苦心?”

“唉,还是回南京继续当我的纨绔子弟吧。”

王承阳说着,一阵摇头,要多“悲哀”有多“悲哀”。

就连一旁的李嗣源也看不下去了。

他与徐邦宁对视一眼,均是对着王承阳竖起了中指。

“世子!”

而这时,一道声音自他们身后响起。

三人回头一看,居然是范应期。

徐邦宁也不是第一次见范应期了,只是在范应物出现之前,他对这个人根本没什么印象,若不是范应物自报家门,他根本不会想到与自己同在一个国子监的范应期居然是他亲弟弟。

“范兄。”

徐邦宁微微拱手,算是见礼了。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世子可否移步?”

范应期抬手示意两人去前面的茶楼。

王承阳和李嗣源皆是看向徐邦宁。

“正好有些饿了,那咱们边吃边聊。”

进得茶楼,徐邦宁点了菜之后,范应期很是懂规矩的给


状态提示:第116章范应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