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盛唐开始于南海>第242章 移民见闻上

云浩拿张亮开刀是想要警告在崖州经营的勋贵官员。/p

这两年他们确实有点不像话,这帮人可能是觉得李二登基了,到了自己赢得回报的时候。/p

李二给他们的赏赐难以满足胃口,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p

一群欲壑难填的家伙把崖州的海贸当成了提款机,正常的贸易收入来的辛苦,便把主意打到了走私上。/p

他们利用南海道所产货物内外差价巨大,囤积内销的惠民物资,以瞒报吨位的手段夹杂到出口商品中,以此来赚取巨额利润。/p

云家人和某些打着惠民旗号卖劣质产品的混蛋不同,南海道出产的商品中,一等品内销,二等品出口,云家不反感这些勋贵官员想要多赚钱的想法,但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云家的整个海外贸易计划,这就是云家不能忍受的了。/p

云家有意整顿外贸秩序,张亮就是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p

当然,李二是不会允许云浩把张亮彻底搞垮的,这次云浩只是要杀鸡儆猴,目的达到就可以了。/p

经过都督府审讯和判罚,张亮不情不愿的补齐了税款,又割肉缴纳了罚款,三家店铺重新开张,但其外贸资格被吊销一年,其流水由南城税官监督,如一年内无违法行为,其外贸资格自动恢复。/p

李渊对南海都督府的判罚很满意,先是下旨把张亮的郧国公降爵为长平郡公,又给都督府的办公大楼题词:秉公执法,一心为民。/p

潘攸请工匠连夜把这八个大字刻到了办公楼的外墙上。/p

金光闪闪的八个大字闪瞎了不少人的眼睛,从第二天开始,各港口和南城的税务所便排起长队,各勋贵官员的店铺船队主动补交税款与罚金。/p

五天时间,各地的税务所收到的补交税款及罚款达到七十一万贯。/p

这笔钱让李渊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原本计划到移民营地去慰问的行程取消,在别院的靶场发泄了两天才消气。/p

张亮自觉脸上无光,躲到移民营地里不露面,不过他还是同意了移民出去采购物品。/p

马周再次登门,,落款是崖州港移动摊贩管理处。/p

锦旗是营外的小摊贩们为感谢张亮给他们带来生意特意定做的,张亮受罚的消息只在特定的人口中传播,并未传到他们耳中,淳朴的商贩们可能会在做生意时斤斤计较,但对照顾自己生意的人也会表示应有的敬意与感谢。/p

张亮接过这面锦旗,心里五味杂陈。/p

不管张亮作何感想,移民们和小商贩都很高兴。/p

移民背井离乡,来到了传说中的崖州,本想见识一下崖州的繁华,无奈只能待在营地里休整。/p

现在好了,郧国公开恩,让他们分批出去采购物品,终于有机会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p

移民分五批出来,每人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时间,太阳落山前就要回到营地来,凡是逾期不归者,取消其全家的移民资格。/p

成群结队的移民走出营地,迎面而来的便是一个巨大的自由市场。/p

移民大多来自穷乡僻壤,很少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不由得有点懵。/p

一些大胆的移民来到市场内,和摊贩们攀谈起来。/p

“这位长者,请问此处是否有庙会?”/p

一个身着补丁麻衣的瘦弱青年来到一个出售各种鞋子的摊位前,向摊主打听道。/p

摊主是个皮肤黝黑,两鬓斑白的老者,他听得这年轻后生说着一口兖州官话,顿感亲切,微笑道:“哪里有什么庙会,一个临时市场而已,后生是兖州老乡吧?”/p

“是,俺老家兖州府东。”/p

“俺老家也在兖州,府南人,早年间全家跟云大帅来到崖州,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了,不知家乡可好?”/p

青年脸色暗下,道:“平常年景还活得下去,今年老家遭了大灾,地里庄家绝收,朝廷免了粮税和丁口钱,也给了救命粮,但是活得也艰难。”/p

老者叹气道:“没想到老家依然多灾,老朽族里的人也不知过得怎么样。”/p

“长者,您没想过回家看看?”/


状态提示:第242章 移民见闻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