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一七三章 第二回合

堂上的窃窃私语,不多时便演化成为了震耳欲聋。

直到同样处在震惊之中的御史大夫王绾出声喝止,即将冲破屋顶的议论之声才堪堪被止住。

“统计的数据,会不会错了?”

一名廷尉署官员方才问出口,就受到了公孙丑的怒目而视,“所有数据均有据可考,若有疑问均可自查之。”

那位出口质疑的官员反应过来之后面红耳赤,只能连连告饶,站了回去。

虽然公孙丑同样对于这样的数据不敢置信,但他绝不会将这样的情绪表现出来,“最近十年间的重案,比五十年前多了七成成,如果与百年前比,就是翻了一番。”

重案大案的数字在节节攀升,且呈现增加得越来越快的态势,在具体的数字下已是不可辩驳的铁证。

而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重刑之下,以刑止刑的终极目标正在加速向着远方离开。

这一违背直觉的事实,让众位法家的崇尚者面面相觑。

终于有人代表大家问出了那个问题,“可这是为什么?民众应该会被重刑吓退才对,趋利避害难道也错了吗?”

很好,终于有人开始思考经典的对错问题,而不是盲目崇拜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不会有错。”扶苏笑着赞许了地看了一眼某位不知名的捧哏,然后为所有人解释道:“其实这正是趋利避害的自然选择。”

扶苏看向了廷尉冯去疾,他需要一个更为重量级的捧哏,“请问冯卿,根据你的经验,致人重伤的案子容易侦破,还是杀人案易破?”

廷尉为九卿之一,故而扶苏以冯卿称之。

冯廷尉很配合,作为“司法部部长”,他对这个数据表现出的有趣趋势同样很感兴趣,“自然是伤人案。”

“为何?”

“因为伤人案的受害者往往能提供指向凶手的最直接的证词,而杀人案中的受害人没法在证词上提供更多帮助。”

“谢过廷尉。”扶苏微微点头致谢,看着还有些疑惑的众人,继续解释道:“那么,杀人与致人重伤,如果判刑一致,凶手会选择如何?”

“我明白了。”最先提出质疑的廷尉署官员惊呼出声,“如此,凶手便宁可杀人而非伤人了,因为杀人案更难侦破。”

“回答正确。”扶苏赞许地给了对方一个鼓励的眼神,接着回头看向内史公孙丑,“再想请问内史,就案件总数而言,统计数据又能告诉我们什么?”

“同样以五十年为节点,前五十年案件总数呈下滑趋势,然而后五十年稍有增多,但远不如重案增加得那么快。”

虽然如今的统计数据还处在十分粗糙的阶段,但已经足够证明扶苏接下来的论点了,所以他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很清楚的结论……”扶苏故意停顿,等了等却没有捧哏主动跳出,心中略有遗憾,只能自己来公布答案。

“那就是,重刑轻罪的用刑理念,非但没有有效地遏制犯罪,做到以刑止刑,反而以刑致刑,造成了重罪比例大为上扬。”

“这又是为什么呢?”喃喃低语又从身边传出,扶苏转头看去,却是另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

老者看到公子垂询的目光,斟酌言辞道:“方才公子所谓‘趋利避害’之说的确振聋发聩,解释了重罪增多的原因。

“然而老夫愚鲁,还想请问公子,为何罪案总数并不见少呢?即便重刑制止不了轻罪向重罪的变化,那为何连制止轻罪的作用都没有?面对更为严酷的刑罚,不是更该畏惧吗?”

扶苏点点头,等到堂上多数人都理解了老者的问题,才双手背后,继续指点江山。

“老先生方才所言,是基于一个假设。那就是假定所有犯案之人,都如你我一般理智,将犯罪的得与失都仔细衡量之后,做出的抉择,仿佛所有罪案都是经过缜密谋划的。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黔首多愚,很少有人会理智思考得失。换句话说,如果他们真的能够理智思考,就不会有犯罪的念头了。

“大多犯人被


状态提示:第一七三章 第二回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