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伐清1719>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
么寒碜,面子上的功夫却是需要做足的。

只是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他们跪在了地上,将双手高高举起,这是复汉军让他们做出来的投降姿势。只有跪下举起双手,他们才能继续活下去,那些不愿意的,或者是那些做不出来的,要么已经死在了前线,要么现在被刺刀捅穿。

等到战后,这些人连同绿营的士卒们,都会被判入苦力营当中去做苦役,有的人需要去挖矿,有的人需要去修路,只是区别在于,绿营的一部分士兵在服役满后还能放出来,成为一个正常人,而八旗的士卒们却只能一直干下去。

太阳逐渐偏西,江宁城却基本可以断定已经告落,这让宁渝颇为兴奋,再怎么说这江宁城内好歹也有几万大军,他也没有想到,这几万人就跟纸糊的一样,被复汉军一穿即破,仅仅一战就直接拿下了江宁。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复汉军在攻城之处就开始做的攻心策,再比如总督范时绎对江宁城的士绅逼迫太紧,以致于内部人心离背,出现了吴存礼之叛的结果。这些原因组合起来,才导致当下的这一情景,人人都不想打仗,人人都想投降。

见到江宁城上竖起来的复汉军大旗,第三师师长程铭一下子直接跪在了地上,眼眶已经红了,他狠狠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喜极而泣。

“大都督,这天下,咱们打下来一半了!”

“咱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复汉军从康熙五十九年起兵之初,到如今满打满算快两年了,这两年的时间所有人都绷着一股劲,他们看不懂舆图,可是他们也知道,只有打下更多的地方,复汉军才不会亡,他们才能一直活着。

威逼利诱也好,深明大义也好,乃至于投机取巧也好,复汉军从当初的一千多人,发展到今日横跨数省拥兵十万,仅仅只是用了两年。

这一切都如梦似幻一般,让程铭这个老军头也不由得为之挥泪,程之恩和董策脸上亦是神情复杂无比,江宁城,我们终于拿下来了。

宁渝脸上平静无比,可是双手却在微微颤抖着,他用力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咱们赢了,速速派人回禀武昌,江宁已被攻克,后续事宜还请楚王决断。”

所谓的决断,自然是关于称帝开国了。这一点宁渝是不能逾越的,无论是从儿子的角度,还是从臣子的角度,他都不可能越过宁忠源。

当然,宁渝也不会担心自己将来的地位,民间很多人都以为他宁渝要做李世民,可实际上他宁渝的地位比起李世民要高很多,也要稳固许多,根本无需做的那么血淋淋的。

首先从宗法上来讲,宁渝是宁忠源的嫡长子,而且也是目前唯一的嫡子,宁忠源在外面养的其他儿子,再怎么说也都是庶子,而且也颇为年幼,根本无法对宁渝造成任何的威胁。

其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来说,宁渝对于军队的影响力比李世民还要打,虽说一开始的武昌之战,是宁忠源带人打的,可那时候宁渝本人就开始建言建策,后来打黄州、打大冶,以致于一路攻克湖广,拿下江西,以及安庆决战,都是宁渝带人啃下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复汉军绝大多数的中高层,都是宁渝一手带出来的,像之前的雏鹰营便是如此,在眼下的复汉军当中,老雏鹰营几乎已经占据了各个主力师的重要职位。就连最初跟着宁忠源的老汉阳营,其军队势力也相对弱小很多。

正因为如此,复汉军内没有任何人敢质疑宁渝的地位,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动半点歪脑筋,因为事实很明显,哪怕没了武昌,宁渝现在转头便可以再造一个武昌出来。

因此,宁渝很识趣地将出风头这些机会,都留给了宁忠源,这一举动不光不会影响他的威信,反而能够更好的奠定自己的地位,毕竟在这个年代,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便是忠与孝。

由于复汉军一开始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因此对于忠并没有去强调。那么孝在这个时候,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力,像李二那般暴烈的手段,宁渝不到万不得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