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盛唐日月>第177章 小学 (上)
灿地晃得人眼发花。

“这是什么?”卫道看得两眼发直,顾不上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见礼,就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车轮旁,大声追问。

没有人回答他的话,王翰手里拿着一个青铜打造的盒子状东西,向王之涣和琴律发出邀请。后两人,则快速转动车轮,从不同的凹槽里拣出数枚表面已经刻好字的铜柱,相互配合着放进了青铜盒子里。

牧南风比卫道行事稳妥,倒是先主动跟贺知章和张若虚两位长者打了招呼。然而,两位长者注意力,此刻却全都在各自手中的錾刀上,回应得很是心不在焉。所以,反而弄得他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想了想,干脆追着卫道的脚步来到了车轮旁,躬身向在场年轻人中年龄最长的张九龄请教:“子寿兄请了,敢问,诸位在琢磨什么稀罕器物?这车轮和车轮里的铜柱,又做何用?”

“铜柱为活字,车轮为拣字轮。我们也是刚刚听用昭介绍了几句,这会儿正在自己琢磨。你和纲经先看看就知道了!”张九龄头都没抬,拎着一只刷子大小的毛笔,快速回答。

“活字?”牧南风听得满头雾水,本能地低声重复。然而,却不好继续刨根究底,只能耐下心来仔细观瞧。

这一次,他还真看出一些门道来。

那些放在凹槽里的铜柱,总数大概有三百枚上下,都是表面已经錾出了阳文的楷书,与武德年间颁发的开元通宝上面的文字同属于一脉。

那铜柱侧面,也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在正中央位置,刻了一条深深的凹槽。每当青铜盒子的铜柱放够一列,王翰就能操纵盒子上一根细细的铜线,将整列铜柱牢牢卡死。

如是,当一百五十枚左右铜柱依次放进青铜盒子后,便纵成列,横成排,组成了一篇文字。仔细读去,依稀是儿童开蒙的《千字文》。

正看得津津有味之际,却听那王翰忽然喊了一声,“好了,用墨!”。紧跟着,张九龄就用刷子大小的毛笔,从地上一个形状特别的黑色盒里,沾了些黏糊糊散发着松香味道的墨汁,轻轻涂在了青铜盒子内的所有铜柱的表面上。

随即,琴律和王之涣两个,以比舞剑还敏捷的动作,铺开一张白纸。王翰翻过青铜盒子,两手各自抓住盒子背后的一根木柄,稳稳朝白纸盖了下去。

“噗,噗,噗,噗……”一口气盖了七八下,王翰才终于停了手。然后,站在铺开的白纸旁,单手拎着青铜盒子,大喘特喘,仿佛刚刚在沙场上经历过一场生死对决一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在场中,最气定神闲地便是卫道。不需要任何人邀请,便自作主张地将白纸上刚刚印出的文字读了出来。

“好清楚的印品,可比雕版印刷强出太多!”终于明白王翰和张九龄等人刚才在干什么了,赞叹的话,从牧南风嘴里脱口而出。

虽然王翰练过武,膂力和手腕的灵活程度,都远远超过普通人。但扣除这层因素,青铜表面錾刻阳文印出来的文字清晰程度,依旧能够将雕版印刷出来的佛经,甩开十几条街。并且青铜沾了墨汁后,还不会变形,耐久程度,比木材更是强了上百倍!

然而,没等他话音落下,卫道已经又习惯性地开始抬杠,“清楚是比雕版印制清楚,但造价终究太高了些,即便用来印佛经,寻常商家,都不可能用得起!”

王翰也不反驳他,只是撇嘴冷笑。随即,快速拨动机关,将所有铜柱释放。紧跟着,又将其中若干铜柱捡出来重新排列增补,变成了另外一页文字。

依旧是张九龄帮忙涂墨,但接下来,操作青铜盒子的,却变成了琴律。只见她,峨眉轻蹙,嘴巴微张,如同跳舞般轻舒手臂,随即,迅速将手臂下压,“噗,噗,噗,噗……”,也一连串在白纸上盖了七八页文字,才心满意足地将青铜盒子交给王之涣,自己则看着白纸上印出来的文字,微笑点头。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状态提示:第177章 小学 (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