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勇胜的是非功过,我没有立场去评说。以前我并不认识他。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主动提出要捐献器官,以后我也不可能会认识他。”郑亦樾跟老人打交道的经历最足,知道他们讨厌什么。

因此她的态度就必须要尽量诚恳:“所以,解大爷,这座城市里的人很多,放眼全国,人更多,没有几个人去关注一个死刑犯解勇胜。您大可不必害怕。”

像这样要强了一辈子的人,脸面重于生命,重于儿子,解大爷恼火儿子的不争气,其实也是因为自己面子上过不去。

被几十年的老邻居戳脊梁骨,他丢人啊!

“解勇胜今天上午跟我聊天的时候,哭得很伤心。”这话就是郑亦樾瞎编的了,解勇胜从头到尾态度很平和,除了反复强调让郑亦樾不要浪费时间之外,只在最后谈及父母时有点情绪波动。

要说做父母的会完全放弃自己的孩子,郑亦樾是愿意相信的,但解宝柱不会是这样的人,不然在郑亦樾一上门时,他不会表现得那么激动。

完全放弃,是不管不顾,根本不在乎。

“他说自己很后悔,以前不听父母的话,没能好好生活,他现在大错已经铸成,后悔也已经晚了,就想在人生最后的几天里,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至少以后别人提起他时,不会只记得他是个杀人犯。”

“我来,不是请求您原谅他的。两条人命,这是他需要背负的人债,不是随便就能被原谅的。我只是请求您,尊重他最后的愿望,让他的死,有点意义。您看行吗?”

解宝柱嘴唇微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缓缓点了点头。

郑亦樾将早就准备好的申请表拿出来,在家属意见那栏,示意解宝柱先签上。

姬唤新这水倒得有些时候了,好容易端出来时,正看到自己老伴戴着老花镜,一脸严肃地在写字。

“老头子,这是写什么?”

近亲属包括父母双方,缺一不可。郑亦樾同样需要让她也签个字。

本来以为会很容易。像姬唤新这种性子,在心理学上有个专业名词,让讨好型人格。在幼年时期长期被忽视,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成大人后往往会型成这种人格。他们会本能地想让周围所有人都认同她,肯定她。

讨好型人格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会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往往在生活中追求面面俱到,对谁都特别友好热情。

没想到,郑亦樾刚刚说明来意,姬唤新罕见地摔了手中的杯子,好在现在天气冷了,滚烫的热水出锅就凉,杯中水翻在她脚面上,没有造成伤害。

“可是、可是捐了器官,儿子怎么办?”

像解勇胜这个年纪的人,少有独生子女,那个年代还是讲究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多生孩子,养儿防老。

解勇胜之前有个姐姐,在他还没出生之前,就意外夭折了,之后两年,才有了解勇胜,但是姬唤新在生他的时候伤了身子,之后就不能再生育了。

所以这独苗一样的儿子,就成了姬唤新的心头肉,恨不得把他养在蜜罐里,一辈子衣食无忧,不用吃一点苦头才好。

可能解勇胜最大的悲剧便来源于此,贫困人家,却养出个富二代来。在那个物质生活普遍还匮乏,全国人民都不富裕的时代,解勇胜长得高高壮壮,白白胖胖,穿的用的,都比别的小朋友高一截。

及至长大后,只要他提出的要求,母亲就是砸锅卖铁,无一不满足。

钱财来得太容易,才会让他在找工作时挑三捡四,拈轻怕重,叫苦叫累。

所以说,解勇胜有今时今日,身为母亲的姬唤新难辞其咎。

死刑判决,她没办法,更没能力去帮儿子做什么,但是帮他收尸,给他立个碑,逢年过节,不至于让他在下面也过不好,已经是姬唤新最后的希望了。

按照老话讲的,如果一个人死了之后,尸身不全,阎王爷都不收,连投胎的可能都没有。

别试图跟个快七十的老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鬼,也没有所谓的天庭地府。一辈子的精神寄托,不会因为科学进步就


状态提示:同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