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船帮老大>第四十九章 龙王
诀》、《地灵符》、《启生齑志》、《浑天合应歌》,念毕,掌合二指,猛然喝喊一声,“倾——”,一道七色彩虹,转瞬出现,彩虹若大弓,弓背横架于九九八十一巨鼎之上,一弹,一压,一挑,一推,巨鼎瞬间倾斜,鼎中之水,从南天门奔涌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灌入沟壑,冲荡起黄烟阵阵,扑飞九天十万丈……

沟壑之中的异兽怪鸟,闻听天上传来巨响,见七色彩虹之间,忽地白浪咆哮,直贯天地,便是倾天暴雨,亦没有这般肆虐……异兽怪鸟,纷纷逃窜,有逃之不及者,被水浪打翻,卷入滚滚洪流,再无影迹……

顷刻后,一条大江,横贯东西,滚滚东流,浪涛起伏,玉珠跳溅,其势不可阻挡……

然而,诸多异兽伏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并不甘心离去,齐齐啸叫而起,遂用利爪刨地,以头拱土,以嘴咬江堤,欲将江中之水,放引至别处!而诸多怪鸟,则纷纷銜来巨石,投于江水之中,欲将江水漫溢越堤……

地下一番掏挖充填,天上的九九八十一鼎,亦随之突突抖动,震得南天门几欲炸裂,天界诸神,无不惶恐失措……

情势危急之时,托塔天王上奏玉帝,领了谕旨,便从掌中托塔上,取下一角塔檐,大喝一声,奋力掷去……“咚”地一声巨响,江边矗立起一座宝塔,塔尖之上,闪耀紫光,塔基之围,则喷涌紫气,紫气腾腾,飓风阵阵,天地纷乱,江水咆哮……

一阵纷乱之后,天地归于平静……趴于江边的各类异兽,已化作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光糙不一,颜色各异,形态万千的石头,遍列江岸。而起先在空中飞翔的怪鸟,则断了利爪尖喙,折了翅膀尾翼,羽毛零落,飘然而飞,化作两岸的葱茏草木……

起先两岸焦枯干涸,颜色呈黑的土地,逐渐显露出黄褐之原色,鹅黄色草芽,齐齐从土缝间,探头探脑,速速生长,节节拔高……

数年之后,一个夏天,龙子狻猊、赑屃、狴犴、蚣蝮、螭吻五人,听闻凌江上游风光奇秀,物类奇繁,在酒醉之后,竟化身水兽,逆江而游,来一探究竟……岂料,这年凌江枯水,待他们酒醒之时,竟被困于岸边一泥潭之中,泥浆粘稠,日光暴烈,竟被黏粘缚身,动弹不得!仓惶之际,赑屃和狴犴,念动《畅海经诀》,以求龙王救之……龙王其时正在水晶宫内小憩,闻听水泡传递而来的诀音,猛然苏醒,大惊,跃身出海,腾云驾雾,来到泥潭之上……龙头拧转,唤来雨云,龙尾摆动,摇出清风,龙甲闪耀,电光射迸,龙爪钩合,雷声隆隆,龙须抖颤,大雨倾盆……只消片刻间,天地之间,雨水淋漓,凌江浪涌,波涛连绵,泥潭中的五子,由此脱身……

又是数年之后,当初困身龙子的泥潭,被凌江两岸之百姓,称其为“水兽坑”。而水兽坑下游十里处,兀自隆起一个高大土包,无人识得其来由,议论纷纷,有说那是龙王憎恨泥潭,将其潭中泥浆,以龙尾甩溅出来,积聚而成的土包;也有说,那是龙王在天空施法运雨之时,风尘吸张,卷八方来土,而凝结成的土包……于是,人们便在土包之上,建起龙王庙,焚香祷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王庙自建成之后,一直香火不断,代代相延至今。令人称奇的是,多年来,凌江屡有洪水泛滥,但无论洪水如何肆虐,将房舍田地淹没,但那高大土包,土包之上的龙王庙,高高耸立,洪水只到土包之下,再无上涨,盘旋几圈,便又流去,始终未被淹没过……由此,民间方才有了“大水冲了龙王庙——(岂不是)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的说法……

唐显庆二年,乐州大旱,流民齐聚龙王庙下,数百人双膝碾地,祷告求雨,是年六月,天降甘霖……

北宋至和元年,乐州大旱,灾民焚香于龙王庙,后又编织柳龙起舞,其后,旱情缓解……

明隆庆四年,百姓集资重修龙王庙,是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祥瑞吉昌……

清道光二十一年,乐州大旱,龙王庙下,灾民数千,头插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龙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